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虽然是一家,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和习俗。
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有在服饰上的,有在饮食上的,也有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正是这种差异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但有一个民族的独特风俗,让人一听就觉得毛骨悚然。
独龙族这个特殊的民族就是独龙族。
解放前的独龙族是标准的母权制社会。
在独龙族,每个大家庭一般都包括父辈,子辈 ,孙辈三代,每个家族都会有一个叫“吉马戛”的家长。
每个大家庭里面都有好几个火塘。男子娶妻后实行火塘分居的小家庭。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收成归大家庭的集体所有。
大家庭都会设有两种仓房:一种被称为“捧千”,用来存放大家庭里共同收获物的大仓房,由年老的主妇管理。另一种是以火塘为单位的各个小家庭自已的小仓库,被称为“捧秋”。是由由小家庭的主妇自己来管理,用来储存小家庭的粮物。
独龙族原始旧木屋
大家庭内各个火塘的主妇,会先从大仓房中取出粮食轮流煮饭,吃完后再接着用小仓房里的。
吃饭时,由年长的主妇按照人头进行平均分配,不论男女老少甚至连婴儿都会分得一份。如果老主妇不在,就由最年长的媳妇来分。
解放后,随着的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日趋个体化,个体家庭开始从家族公社中分裂出来。
独龙族的居民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独龙江峡谷两岸是独龙族的主要居住地。这个地区的独龙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8.87%
独龙江北接西藏,南邻缅甸北部。沟壑纵横,群山环绕。进出只有一条需要翻越将近4000米海拔的简易公路。 而早2013年以前,每年一到冬天,大雪封山,就连这条简易的公路也被大雪封堵起来。所以导致当地的居民每年有一半时间都和外界没有任何来往。这也导致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非常贫困。
直到2019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政府斥巨资对当地进行扶贫,修建了一条隧道将独龙江与外界连接起来,从此结束了当地居民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自从独龙族恢复与外界的联系后,独龙族纹面的传统也逐渐被世人知晓。
独龙族的纹面传统据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独龙族一直保留着纹面的传统。
对于独龙族人而言,纹面是女孩子成年的一种标志。
独龙族的女孩子到了12岁以后,父母就会安排纹面师在女孩子的脸上刻画青黑色图案,用锅灰或是深色的草汁涂抹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