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骑白马走三关典故,走三关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6 22:31:13

身骑白马走三关,

改换素衣回中原。

放下西凉没人管,

一心只想王宝钏。”

歌曲《身骑白马》红遍大江南北其中的这个唱段大家都耳熟能详,而此段来自于闽南地区传统戏曲——歌仔戏(芗剧)

《薛平贵与王宝钏》

身骑白马走三关典故,走三关典故(1)

之前我们已经谈过歌仔戏的读音,今天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剧种吧

歌仔戏

身骑白马走三关典故,走三关典故(2)

一、 历史源流

歌仔戏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 歌仔戏,闽南地区一般称为芗剧,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后即流传于漳州地区,锦歌为每首四句的民间小调(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车鼓”则属歌舞小戏,盛行于福建民间,随着移民的播迁,歌仔音乐与车鼓小戏乃传入台湾。

身骑白马走三关典故,走三关典故(3)

二、艺术特色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众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戏表演艺术最大特色在其唱腔与音乐,传统戏曲的戏码、脚色、服装、道具及舞台陈设等大致相同,所以声音部分为各种传统戏曲主要区别之处。歌仔戏故事情节主要以歌谣及唱腔来陈述,其发声方法使用“本嗓”,唱词则为闽南语白话,亲切自然且通俗易解,内容均为通俗之语句,鲜有词藻华丽之文词。此外,歌仔戏中亦经常出现闽南语民间之俚语、谚语,以及句尾押韵的“四念白”,因此,歌仔戏亦能展现闽南地区俗谚之美。

身骑白马走三关典故,走三关典故(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