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追击的志愿军战士
成群成群溃退下来的“联合国军”蜂拥而来,争取最后一线生路。雨一样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爆炸,阵地上的岩石化成了粉末,志愿军始终牢牢坚守在阵地上,以至于美军援兵在几乎看见被困部队后却仍无力援手。美军第57炮兵营营长斯顿事后回忆:“他们一次次顽强进攻,尽管我们的炮兵、坦克和机枪尽了最大的努力射击、掩护,但是中国人仍然源源不断地涌上来……”
西线之战持续到12月1日。志愿军歼敌2.3万人,击毁和缴获各种火炮1000余门、坦克300多辆、汽车2000余辆。美第二师战损率高达80%,几乎是丢掉了全部重武器才勉强逃脱的。
就在惊弓之鸟般的西线“联合国军”一气溃退到300公里外的“三八线”的同时,东线方向的长津湖,惨烈的鏖战仍在进行。当美军陆战一师踩进志愿军设下的埋伏圈——第9兵团已经在冰天雪地里守候了6天6夜。隐蔽伏击不能生火,十几万大军用以果腹的只有一把炒面和一棒雪。
志愿军战士的“食品”
小高岭,碣隅里东侧的一处高地,成了切断美军南逃退路的必守之地。美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瞬间把厚厚的积雪融化,黑色的焦土如同在白色的大地上剜出的疤痕。
11月29日,第20军58师172团第3连打退了敌人8次进攻,小高岭上只剩下连长杨根思一个人。急于夺路而逃的美军又一次潮水般涌来,杨根思找到了最后的武器——一包5公斤左右的炸药,勇敢地冲向了敌阵。
30米、20米、10米……围上来的美国兵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位冲过来的志愿军要做什么,惊慌失措,慌忙后撤。
一声巨响,杨根思与青山化为一体。解放战争时期,杨根思就是著名的“爆破大王”。在第三*军参加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78名代表中,他的名字位列第一。开赴朝鲜战场前,就这位28岁的英雄连长最先喊出了气贯长虹的口号:“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大雪茫茫,天寒地冻。此时的志愿军第9兵团,同时面对着两个凶残的对手——
一是装备精良、保障充足美第十军3个师。仅是陆战第一师下属的炮兵十一团和第一坦克营,就装备了54门105毫米榴弹炮、18门155毫米榴弹炮和63辆M-26潘兴式重型坦克、6辆M-45中型坦克、2辆M-24轻型坦克。一个师的火力远超志愿军9兵团3个军的总和。陆战一师还有固定的空中支援力量——第一航空联队的72架舰载战斗机。
二是朝鲜北部50年一遇的严冬。地处盖马高原的长津湖夜间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冲锋号响起,不少战士双腿失去了知觉。好不容易站起来,枪栓又冻得拉不开了。
冻成“冰雕”的志愿军士兵
雪在飘,铁在烧。前面的官兵倒下去,后面的官兵继续往前冲。
“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在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眼中,中国军人远比他在欧洲战场上见到过的各国军人坚韧。他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写道,“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数十万官兵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志愿军第58师参谋长胡乾秀的指挥所,就设在前沿高地上。阵地几度易手,胡乾秀一次又一次指挥部队夺回阵。12月20日,当成群的美国战机又一次扔下雨一样的燃烧弹——13岁就参加红军的胡乾秀壮烈牺牲,年仅34岁。20天后,他的第三个孩子出生,爱人诸云娟含泪为儿子取名“忆朝”……
双方的交战,演化成钢铁与筋骨的较量、实力与血性的比拼。美军士兵所依赖的,是世界第一强国令人生畏的科技与工业制造能力;中国士兵所依靠的,则是敢于胜利的决心、信心和毅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做过麦克阿瑟参谋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也是个狂妄之徒,一直把中国人称为“洗衣工”。长津湖之战,正是被他称作“洗衣工”的中国人,让他的部队留下了耻辱的一页:美第七师三十一团被全歼,这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而被授予“北极熊团”称号的美军“王牌团”的团旗,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而侥幸从长津湖逃离的美军陆战一师,也付出了总减员11731人的惨重代价。仓皇撤离的那一幕,成了美军挥之不去的噩梦。
美国摄影记者邓肯拍摄的战地照片
第二次战役,一举扭转朝鲜战局,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役结束,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美国著名摄影记者邓肯问一个美国兵:“假如现在是圣诞节,而我就是上帝。那么你想要得到什么?”美国兵低头沉思了一会,艰难地说出一个词:“明天。”
很多美国兵再也看不到明天了,其中就包括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这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扬威欧洲战场的美军中将,败退途中车祸身亡,死在了“圣诞”即将到来的时候。
麦克阿瑟信誓旦旦吹嘘的“联合国军”圣诞攻势,彻底成为泡影——死亡的噩梦,却成了美国大兵的“圣诞”礼物。至此,麦克阿瑟在给杜鲁门总统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麦克阿瑟后来说,他当时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军事指挥官会冒这样的风险把大量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显然,麦克阿瑟忽视了他的新对手,忽视了这是一群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为了和平能够豁得出性命的军人,忽视了这是一支从不畏惧任何强大敌人的军队,也忽视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