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内通风开窗最好时段,冬季开窗通风时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31 13:03:40

寒冷的冬季,北方地区有供暖设备的家庭,室内温度一般能达到20度以上,而对于没有暖气设备的家庭,室内温度一般在15度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更低。很多人觉得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不然,衣服穿得太多不仅不暖和而且还会出汗,引起感冒、皮肤干燥、头晕、胸闷等症状。所以冬季保暖十分重要。

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体内会产生更多的能量来产热和散热。在人体的表层皮肤上就会出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现象。

2.穿得太厚或太少都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能力,使身体产生热量减少,也就是会感冒、受凉、消化不良等。

3.冬季气温低、湿度大、风速小,容易使人体的体表及呼吸道粘膜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而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等。

4.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粘膜内毛细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降低,病毒或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1. 穿着保暖

穿着保暖包括多穿衣服,不要穿太厚或太薄的衣服,应该选择柔软、宽松的衣服,比如毛绒衫、羽绒服、毛衣、围巾等,但切忌穿得太多,不然会使身体变得很重,行动不方便。为了防止受凉,冬季衣服应尽量宽松,这样才能穿出美感。如果是北方有暖气的家庭,室内温度一般能达到20度以上,家里的衣服可以放在暖气片上加热。对于没有暖气设备的家庭来说,可以准备一个加湿器放在卫生间和厨房里,这样能够使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北方的冬天很冷,但也不要因为怕冷就不外出或者不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是南方的朋友就可以选择太阳好的时候进行室外活动。

  1. 注意通风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人们经常呆在室内,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如果没有开窗通风,室内空气会变得浑浊,细菌、病毒、灰尘、有害气体等被人吸入体内后会引起各种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冬天不能开窗通风,可选择在中午阳光充足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还可以采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冬季干燥多风,因此要多饮水,饮食要清淡、营养。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水分;同时还要少吃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同时还应该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矿物质类营养物质。

  1. 洗热水澡

冬季洗澡时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不要超过40℃,否则会使人的血管剧烈收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洗澡时要注意保暖,洗完后要及时擦干身上的水珠。洗热水澡后还要注意喝温开水,补充体内水分。由于冬季空气干燥,皮肤缺水严重,洗澡后皮肤变得更加干燥、紧绷,这时候就要注意补水了。除了多喝水外,还要注意涂抹护肤品来进行保湿。

4.吃

冬季寒冷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中医认为“冬不食肝”。中医认为冬季饮食宜“温补”,不宜吃寒凉食物。在饮食上要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狗肉、鸡肉等;而应少吃寒性食物,比如西瓜、黄瓜等;寒凉性食物如苦瓜、丝瓜等要少吃。

  1. 保证睡眠

冬季夜间气温较低,人体为了保持体温,就需要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如果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好,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例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些生理反应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体内的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兴奋、精神萎靡等。

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特别是老年人,长期睡眠不好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冬天天气寒冷干燥,皮肤水分流失较快,皮肤容易干裂发痒、咳嗽等症状。因此一定要及时补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