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领养于德水之后开始全力供养他读书,他们一直也没有其他孩子,父母就把他当做亲生的孩子抚养。但邻居还是有闲言闲语,于德水小时候就有邻居的小孩喊他小日本,但他没在意,他认为自己的面相跟母亲很像,不可能是领养的孩子。
成年之后于德水进入工厂工作,父母一直跟在身边,之后他到山区工作,父母也跟随他一起搬到山区。随着自己娶妻生子,童年时邻居的玩笑已经淡忘。
1984年的一天,厂长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不去日本寻亲,于德水说他又不是日本人,寻什么亲。厂长确认的告诉他已经问过他的父亲了,他确实是领养的日本遗孤。
可于德水还是不相信,因为他认为自己和母亲长得很像。一天等家人都出去了,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他欲言又止。想着父母一生为自己操劳,母亲不认识字却给他提供了最好的教育,他怎么也说不出口。
反而是母亲察觉到儿子忧伤的表情,问儿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就问母亲自己的身世,他心里希望母亲说他是亲生的,那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反而是母亲很平静地告诉他,是那么回事,不过不是跟亲生的一样吗?
听到这些话,从小接受爱国教育的他一时难以接受。反而是家人在身边劝导,妻子说不论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我们的家人。
而母亲也劝他到日本寻亲,让他找自己的亲生父亲,说要是他的日本父亲在日本要是过得不好的话,可以接来中国,大家一起生活。
临行前,母亲为他包了饺子,把自己攒下的零钱也给了儿子。邻居都在议论于德水到日本会不会回国,妻子肯定地说,肯定会回来的,他的父母就在这。
1986年9月,于德水凭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成为日本遗孤寻亲团的团长,带队50人去日本寻亲。后来12位找到了亲人,而于德水不在其列,随后他就回国了。
1988年和1989年,于德水的中国父母相继去世,他为父母守孝三年后,带着家人去经济发达的日本打拼。在日本期间他感觉很不适应,仅仅过了两年,他就回国了。之后一直在老家生活,而子女选择留在日本。
日本遗孤
1905年,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获取南满铁路,之后日本开始向东北移民。在侵占东北后,日本为了达到长期占领的打算,开始向东北派遣开拓团,大量日本移民进入东北,截止到日本投降前,整个东北约有155万日本人。
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负隅顽抗,战败的日本军人不少先射*妇女儿童再自*。少数儿童幸存了下来,日本投降之后,大量妇女儿童被抛弃。当时东北天气寒冷,大量儿童被冻死,东北约有4000多名妇女儿童幸存了下来,其中大部分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