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第六天,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学文之本”。
之前在这篇中,曾抛出过相关话题,结论是,为学之本在于“悦己明觉”。
不过彼时“为学”之“学”的涵义是相当宽泛的,可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可以是师傅的授业解惑,还可以是朋友间的讲习探讨,当然,也可以是学者本人对“诗书六艺之文”的研学。
如果把“学”的含义限定在,学者本人对“诗书六艺之文”的钻研学习这方面,其根本要求又是什么呢?
孔子给出的说法是: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就是说,你得先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基本的事情(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做到位,再去研学“诗书六艺之文”。
为了避免,对先师孔圣的话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需要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给出清楚的定义。
“入则孝”,不必解释。
“出则弟”中的“弟”,《论语注疏》给出的解释是“顺”,也就是“遵从”之义。
关键是“谨信”二字。
“谨”,朱熹的解释是“行之有常”,代表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上要具有可预见性,这样才能跟广泛的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合作。所以,不该把“谨”解释为“谨慎小心”。
“信”,朱熹的解释是“言之有实”,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不过也要注意,他的表达不是“言之必实”,两者的意味是不同的。
最后是“泛爱众”和“学文”这两个概念:
“泛”是宽博,“泛爱众”代表着,君子能够“尊贤而容众”(《论语注疏》语)
“学文”之“文”,朱熹将之限定为“诗书六艺之文”,指的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圣学理论之经典。
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学文之前先学做人呢?这其实与“古之学者”的“为己”之学息息相关。程颐说:
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程颐)
《论语集注》
意味着,要想成为古圣先贤的学生,就得先做好自己的本职,什么是一个学者的本职呢?其实就是“为己”。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亲人(孝);在外遵从基本的社会规范(弟);与人合作时,自己的行为要给予他人充足的可预见性(谨信);与人交往时,要通过宽博容众,来自己“仁”的能力培养和彰显出来(爱众,亲仁)。
“为己”是学者本务,这些做好了、做到位了,再去读“诗书六艺之文”才会起到“修己”的正面效果。
若做不到这些“行”的工夫,读再多的经典,也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而若盲目遵循,甚或起到相当负面的影响。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程颐的直传弟子尹焞,也把“德行”视为经典六艺之学的“根本”:
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尹焞)
《论语集注》
南宋著名学者洪迈,引用《论语》典故,进一步解释了德与文、力行与学文之间互为终始的辩证关系:
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文人政治的害处】;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洪迈)
《论语集注》
其中的“文”与“质”的关系,可以回到《论语·雍也》的原文中来细细体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估计有学友会说,那我干脆也别学文了,就在事上磨、在行上习,不就好了嘛?
这其实是从“理障”又落入“行障”了,为此,朱熹警醒世人曰:
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论语集注》
可见,若没有力行作为基础和前提,圣人的经典或许只是故纸堆里的垃圾;反过来,若力行到一定程度却没有圣人经典明月般的指引,“力行”也会超越“为己”的分寸,成为一头不受控的野象——“暴虎冯河、死而无悔”。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贯彻孔子所谓“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些人伦之要呢?
子夏给出的办法是: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所谓“贤贤易色”,《集注》和《注疏》给出的解释是不同的,朱熹认为是“贤人之贤,而易其色心”,《注疏》则说是“以好色之心好贤”,一个是要去除人欲,一个是要扩充人欲,各有侧重,却也各有偏颇。
子夏将“贤贤、竭力、致身(委身,忘身)、言而有信”视为“学之根本”,认为,一个人即使从没学过什么“六艺经典”,若能以至诚之心做到这些人伦之大者,也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程门四学士”之一的游酢更是将“三代之学”直接总结为“人伦之学”:
三代之学【夏校,商庠,周序】,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贤贤,竭力,言信,致身】,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游酢)
《论语集注》
不过,子夏“以行废学”之言也受到了后世学者的指摘,两宋间的训诂学家吴棫就批评道:
子夏之言,其义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吴棫)
《论语集注》
其实,吴棫之言,也是对学者“行障”的一大提醒,值得细细品究。
总而言之,阅读古代经典,不可轻浮而过,也不能视之金科玉律,读之思之,切磋琢磨,切己而化(内化)方为正途。
朱熹在《观书有感》诗中叹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六艺经典是池,人伦之大的践行才是源头活水。无池则水泛为患,无源则塘枯水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