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逐句讲解,来了解"治国必齐其家"的重要性: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要想治理国家,就必须先整使家庭和睦。不能让家人和睦,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君子不出家门就能够整顿好国家。孝顺父母的人,就能够侍奉君主;恭敬兄长的人,就能够侍奉官长;慈爱子女的人,就能够治理民众。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康诰》说:"就像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的风气;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的风气;一人贪婪暴力,一国的人就会犯上作乱。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儿,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尧、舜用人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治理国家,必须先使家庭和睦。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经》说:"桃花开的艳丽,叶子也长的繁茂,出嫁的女儿,就能够和自己的婆家和睦相处"和婆家和睦相处,才能够施教于国人。《诗经》说:"和兄长、弟弟和睦相处。"和兄长、弟弟和睦相处,然后才能够施教于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周。"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诗经说:"容貌举止庄严,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只有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和睦家庭的道理。
古人的忠告,用在我们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只有家庭和睦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