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干燥发痒,洗澡涂润肤霜也没多大用?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那么,冬季护理皮肤,到底应该怎么做?
【控制洗澡的时间和水温】
皮肤瘙痒时,恨不得有多热洗多热,可以瞬间缓解困扰多时的皮肤瘙痒。然而,往往就是这个坏习惯导致皮肤越来越痒。
健康的皮肤有一层薄薄的脂质覆盖。可别小看了这层薄薄的脂质,它可以锁紧皮肤水分和保持皮肤柔软有弹性,如果脂质受损,皮肤水分就会流失,变得缺水和干燥。热水的冲洗会加快这层油脂的流失,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洗澡的水温最好不要超过40摄氏度。一般洗澡的水温适宜控制在32℃~40℃,每日最多洗澡1次,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主任郭庆教授建议,对于必须天天洗澡的人来说,冬季不要泡热水澡,洗澡时间不要过久。算上洗头发的时间,中青年洗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已经足够。老年人因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相对干燥,一次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皮肤病患者因皮肤屏障作用已被破坏,洗澡5分钟也就是所谓的“一过水即可”,且水温务必控制在37℃左右。
婴幼儿一次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温度控制在37℃左右。有些宝宝一到冬天脸上就会变得红肿,家长以为是“湿疹”,其实跟孩子皮肤屏障功能弱,干燥缺水有关。此时更要注意保湿,少用热水洗脸。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除了不用过热的水洗澡外,家长也可以尝试将孩子的洗澡水温降到25℃、26℃左右,但要注意洗澡更衣时避免受寒着凉。
【选择合适的沐浴产品】
很多人为了追求“干净”的感觉而选择起泡丰富的沐浴产品,但清洁力强的同时意味着会带走更多皮肤天然的油脂。
另外,标榜控油、消毒功效及碱性高的淋浴乳,也会使皮肤越洗越干。有些女生特别青睐带香味的沐浴液,喜欢洗完澡后留下香香的味道,但是沐浴液里面的香料其实也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所以,沐浴乳的成分应该越简单越好。皮肤易过敏人士、湿疹皮炎的患者,最好选择低敏无刺激的洁肤产品——pH值最好接近表皮正常生理值、成分简单、不含香料及防腐剂,同时应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
【润肤霜的涂抹也有讲究】
润肤霜涂不对,起不到补水保湿的作用。有些人怕冷,洗澡后喜欢穿好浴袍,开了暖气,再慢慢地涂抹护肤霜,做全身皮肤护理。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把润肤霜带到浴室。洗澡后快速擦掉全身的水,在皮肤水汽还没*情况下马上涂抹润肤产品。
润肤乳应该全身涂抹,以四肢为重点,因为四肢皮脂腺少,皮脂分泌少。尤其是小腿,出现纵横交错的干白痕,有可能是护肤产品的滋润力度不够。需要换用质地更厚的霜,如果皮肤依旧干燥,则换用油性更强的护肤膏如凡士林等。
婴幼儿的皮肤油脂分泌较少,老人的皮肤保护能力较差,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感应温度未必准确,所以每到秋冬季,婴幼儿和老年人都容易患上湿疹。其实假如流汗不多,用沾了暖水的毛巾抹拭身体取代洗澡也未尝不可,隔天洗澡卫生问题其实也不大。
【除了身上的皮肤 脸部护理要内外兼修】
为进一步减少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主任医师刘玮呼吁,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培训,规范诊断技术和数据上报流程,提高监测机构上报积极性;加强对重点发病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自我保护意识。大家如何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妆品呢?刘玮建议如下:
明确需求。秋冬皮肤干燥,洗脸后如果觉得紧绷,涂点保湿霜就好了。如果去热带地区旅游,想买防晒产品,则需要考虑各种防晒系数。一款化妆品不会样样精通,只能满足一两项需求。
了解产品。正规化妆品的包装上都会标注成分、功效、有效期等信息。百姓应主动学习化妆品基础知识,了解一些常见成分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化妆品,安全性更有保障。
做好防范。第一次使用某种化妆品时,最好先在手背皮肤进行测试,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再用于面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就需警惕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可能,注意观察,及时停用。
合理期待。很多人买化妆品时抱有高期待,可使用后觉得看不到效果,前后存在心理落差。这是对化妆品功效不了解造成的。使用洗发水,清洁效果一目了然;用化妆品给皮肤保湿,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但是,抗衰老或美白的效果,却不是一两天能看到的。且在这个过程中,机体不断变化,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影响,效果可能会被抵消。比如,使用抗衰老化妆品却不注重防晒,效果就不会好。
不要攀比。化妆品的价格受品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和质量画等号。昂贵的产品虽有长处,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对百姓来说,根据消费能力,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效果不亚于昂贵产品。国产化妆品品牌经过几十年发展,值得信赖,可放心使用,反倒是海外代购的进口化妆品,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现象,容易出问题。
改变习惯。好皮肤需要内外兼修,仅靠化妆品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均衡膳食、规律锻炼、戒烟限酒、不要熬夜等。
最后建议:如果上述招数你都用了,但瘙痒仍旧没有缓解,不要等,赶紧找皮肤科医生解决。
综合自人民网-生命时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