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项羽失败的原因,垓下之围中梳理项羽失败的原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2 03:22:49

第二,虞姬之死。虞姬是项羽最疼爱的妃子,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突围选择了自刎而死,这是对项羽极大的打击,勇猛之人最是重情重义,虞姬的自刎无疑浇灭了项羽不愿苟活的最后一丝希望;

第三,骄傲自负。从项羽的性格来看,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征战以来,从未有过败绩,从未遇过敌手,何曾有过今天如此惨败的情形,因此,宁愿树立自己战死沙场的英雄形象,也不愿苟活而遭人笑话;

第四,自尊心强。当初项羽凭借江东八千子弟兵才有了今日的辉煌,如今十万将士仅剩二十余人,而乌江亭长的船也只能渡项羽一人过江,丢下兄弟誓死拼命,自己只身回去,岂是大丈夫英雄所为?况且只身回去有何颜面面对对江东父老?是故,项羽不肯渡江

1300多年后,南宋朝廷在金的屡屡进逼下,没有选择抵抗到底,而是残害主战忠臣,一味地卑躬屈膝,割让求和,诗人李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借项羽来隐喻南宋朝廷。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垓下之战项羽失败的原因,垓下之围中梳理项羽失败的原因(9)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再强大的人也都其致命的弱点,韩信正是抓住了项羽的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弱点,给予其致命的一击,从此一代英雄人物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写在最后:

垓下之战,项羽数次将战败的原因归结于老天,认为是天要亡他,而没有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问题。

韩信的成功正是源于对项羽性格的认知,对其用兵之道的熟悉,韩信先从项粱,又从项羽,多次对项羽献策未被采纳,深谙项羽的用兵之道和存在的弊端。垓下一战,正是利用了项羽骄兵必败的道理诱其进入了五路大军的包围圈,同时再施以四面楚歌的攻心之计,从心理上彻底打败项羽。

垓下之战项羽失败的原因,垓下之围中梳理项羽失败的原因(10)

项羽的失败在于他没有真正去了解对手,面对狡诈无赖的刘邦,他还一再遵循兄弟情义,几次放虎归山,欲共享天下;对于亚父范增的意见不仅不听从,反而远离他,自断臂膀;对于韩信挑衅,没有细心分析,而是贸然追击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其最终兵败的“贵族范儿”的毛病引起的。

“贵族范儿”是项羽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因素下,通过不断的战争积累而养成的人格特性。他的贵族出身、他的勇猛和胆略、他的以少胜多的战绩、他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辉煌等等都养成了他特有的“贵族范儿”,而这也是造成了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站在圣人的角度上去评判前人,谁知自身不会存在有短视的眼光。而我们要做得就是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正视自身的优点和毛病,扬长避短,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为后来者树立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些许前进的光芒。

垓下之战项羽失败的原因,垓下之围中梳理项羽失败的原因(11)

参考文献:《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等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