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命运并没有一直薄待高适。
天宝八载(749),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终于看到了闪光的高适,推荐高适赴长安制举。
高适终于登科,被授职封丘尉,这一年,他已经46岁了。
逢迎长官,欺压百姓,他实在不喜。
他辞职了。
天宝十三载(754),高适来到西北,经陇右节度判官田良丘推荐,在名将歌舒翰帐下当了一名掌*。
掌*为军中高级文官,负责写军机文书,还要参赞军机。
好日子没过多久,渔阳鼙鼓动天地,安禄山反了。
安禄山筹谋已久,叛军一路南下,横扫河北河南,一个月就占领了洛阳,直逼潼关。
潼关是长安的屏障,潼关守住了,长安可保。
唐玄宗犯了疑心病,*了驻守潼关的高仙芝和封长清。
朝中没大将了,玄宗命老将歌舒翰镇守潼关,高适正八品的监察御史随军。
杨国忠给唐玄宗出馊主意,逼迫歌舒翰主动出击。
老将流着泪出击,果然大败。
长安危险了,高适很有血性,他快马跑到长安,请求死守。
可唐玄宗却不听,他带着儿子、亲信大臣,还有杨贵妃逃往四川。
走到马嵬,愤怒的士兵*死了杨国忠,杨贵妃也被赐死。
高适又追上玄宗,痛陈潼关失利的原由,他也理解唐玄宗奔蜀。
看着眼前这个千里追随的高适,玄宗很感动,当即升高适为侍御史,又升为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是正五品。
帝国的叛乱在继续,帝国的权谋也在继续。
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唐玄宗莫名成了太上皇。
于是,他发布《命三王制》。
他一方面承认李亨皇帝的地位,又赋予其他几个儿子莫大的权力。
考验政治智慧的时候到了,高适坚定地站在唐肃宗这一边。
唐肃宗没有辜负高适,授予了他官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兼御史中丞。
一年的时间,从从八品到了正三品。
带着这一连串的头衔,肃宗派他讨伐不听话的永王李璘。
高适还未动手,李璘就在丹阳兵败被*。
此时,误投李璘军营的李白成为了阶下囚,因着曾经的关系,李白向高适求救。
高适没有出手,见惯了政治上的无情,高适如履薄冰。
至德二载(757),长安被收复,朝中开始了大调整。
高适收到了新任命: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这是个闲职,很适合年近六十的高适。
759年,帝国叛乱又起,高适被派到了蜀中。
不久,蜀中果然乱了。
761年,梓州刺史段子璋谋反,高适与成都尹崔光远联手平叛,两个月就消灭了段子璋。
第二年,西川兵马使徐知道造反,高适出手平叛,再立一功。
而后,高适成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也因此成为盛唐诗中唯一一位封疆大吏。
吐蕃又来侵扰,高适却丢了西川,朝廷于是派严武接替高适。
严武到蜀后,大破吐蕃七万军,可是, 失去的一些地方再也收不回来了。
高适回到了长安,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唐代诗人封侯的,确是少见。
回长安一年后,高适去世,年六十二岁。
皇帝赠礼部尚书,谥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