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容易焦虑的时代。很多人破解焦虑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摄取信息。
小C想要提升自己,立志一年读100本书。
为了完成每天20页的任务,她非常努力,有时候甚至熬夜也要坚持打卡。
看到她的书单,我问她其中的一本,“这本书怎么样?讲什么的?”她却有点支支吾吾。虽然读得多、读得快,但忘记的速度,也是相当惊人。
怎样才能把读过的内容,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这方面,有一个人是专家。
大学期间,他曾经通过读3本有关公共关系的书,做了一个系列ppt,并且去企业讲解,赚取了5000元。后来,他把这种阅读方式变成了自己的谋生技能,一边读好书,一边持续赚了20多年的钱。
现在,他讲的书吸引了15亿次收听,有2000多万的会员订购他的解读。
他就是中国最有名的讲书人樊登老师。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他指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聪明地抓取书本中的核心内容。这样做,不仅能为自己节省时间,还会拥有知识变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学了很多,读了很多,但在自己的生活中,却难以应用呢?
在樊登看来,这是因为掉入了“打卡”式学习的圈套。
这种学习方式,就好像是跟团去观光,遇到知识点了,画线打卡,就像游客拍照留念一样。这样不走心的浏览方式,让我们很难真正有所收获。
更好的学习方式,是让自己完全地沉浸其中,进入心流状态。阅读过程中,不断对书中的知识进行发问的总结,而且还有意识地去组织找答案。
作者写这本书的意义在哪?书的架构是怎样的?有什么核心观点?举了哪些例子?作者得出的这个结论,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能怎么用?
如果能一边读一边总结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这本书才算是没有白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归纳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顺利地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技能 。
怎样像樊登老师一样读透一本书,甚至能把它讲出来、写出来呢?可以分为以下这三步:
第一步:一边阅读,一边留心这几点:一本书,几十万字,其中的废话、秒懂不在少数。阅读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像背古诗一样,把每个知识点都记住。
因此,拥有把握重点的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潇洒一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尽量保持阅读时的流畅性和快感。
但同时,也要留意那些真正一些有价值的文字,通常来说,它们逃不出这五类:
1、清晰界定的概念。这些概念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圈出来。
2、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记住他。很严重,意味着对你和他人有意义,圈出来,可以做为提升阅读兴趣的突破口。
3、当你感觉某个解释很出乎你的意外时。意外意味着知识增量,也意味着作者为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4、当你感受到心灵冲击时。同样的内容,有人觉得是鸡汤,有人觉得受益匪浅,原因就在于,能够触动每个人心灵的东西是不同的。
5、书中的奇闻逸事。圈出来,可以用于输出时增加趣味,也可以做为段子分享别别人。
这样一本书读下来,你就轻松地圈出了对你而言最深刻、最有用的知识和素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