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拆书方法,怎样快速拆书成笔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7 23:35:14

最简单的拆书方法,怎样快速拆书成笔记(1)

本文译自《How to Read a Book》,作者是密西根大学Paul N.Edward。

译者Saying:

最初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李笑来的公众号上,当时恰逢与两个小表弟把酒言欢。大概是喝到假酒,我们居然不知好歹地谈到了读书的问题。坐在我对面的是妙龄男青年,正是偷香窃玉的好年纪,却可耻地堕落到要去看书。扼腕叹息之际,隐隐觉得当大哥的,还是有责任帮他们一马,虽然我更情愿在撮(you)合(pian)女青年上出谋划策,但转念一想,反正书中也有颜如玉,先过把干瘾练练手,也有利于开展实践。所以,当这篇文章不请自来时,凭着关怀下一代成长的强烈信念,不顾自己英语水平烂成翔的事实,斗胆进行翻译,如造成恶心、反胃、想吐的情况,请中止阅读,及时就医。

正文:

当你更在意获取知识,而不是仅仅为了感受阅读乐趣的时候,怎样才能从一本书中或者其他类型的文章中获益匪浅呢?

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法就是从头到尾的阅读。对于有些书,比如小说,必须按照这种方式进行阅读。因为保持悬念是小说吸引读者的基本原则,作为读者,你的目的就是跟着作者行进,一步步地在进入他们编织的故事里。

但是在你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甚至很可能在你职业生涯中,多数的书籍、文章和文件都不是小说,而是非虚构的作品:教科书、指南、期刊文章、历史书籍、学术报告等等。

像以上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和保留知识,尽其所能地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弄清楚到底讲了什么就成了主要的目标。所以除非你闲得蛋疼,对待非虚构的作品,绝对不要从头读到尾。

运用以下的方法,你可以在6至8小时内读完一本300页的书籍。当然,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你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学到更多。然而,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这里有一些策略帮助你更加有效率地阅读。大多数方法不仅适用于书籍,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非小说文体,包括文章和网页。下一页的表一将概述这些技巧,随后的几页则会对它们做详细解释。

最简单的拆书方法,怎样快速拆书成笔记(2)

01

纵览全书

以学习为目的阅读时,你的目标应该是极尽所能地完成任务。比起理解每一个细节,更重要的是对书中的论点、假设、论据和结论有个大概的领会。事实上,不管你读得多么仔细,也不能记得大多数的细节。

你需要做的是牢记和记录主要内容。如果你这样做了,当你回想那些细节的时候,可以帮助你找到重点。

Table 1. 阅读策略与技巧的概述

策略与技巧

原理阐述

纵览全书

理解主要的论点与论据重于记住细节

领会全书的结构甚于逐字逐句地阅读

决定你花费的时间

时间总是有限的

如果你能准确知道将花费多少时间在阅读上,你就能够计划拿出多少时间分配在每本书上

设置一个目标和策略

当你越清楚何为而读,就更能享受其中,获得更多

主动阅读

绝不要仅仅依赖于作者的结构,而是围绕着你的目标而读

读上三遍

第一次纵览全书,第二次注重细节和理解,第三次标注笔记

聚焦在含金量高的内容上

目录,图片,表格,标题等比正文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运用PTML(个人笔记)

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标注

了解作者和他的机构

作者都有他的背景和偏见,在所从属机构给定的范围内进行创作

了解思想渊源

绝大多数的学术写作都是持续的学术探讨下的部分产物,关于争论、关键人物,典型概念

运用你的无意识

预留些时间放空头脑,当你从一章读到另一章的时候

练习和运用多种方式记录

通过谈话、画出来或者写下来的方式,记录你读过的内容,能够帮助你记住它们

02

决定你所要花费的时间

当你事先知道只有六个小时用来阅读,你会更加容易控制节奏。记住,你将读完整本书。

事实上,当你直接现实地面对你的限制时,可以帮助你更加高效地处理任何事情。设置时间节点,严格遵守,是你应该学习的最重要的生活技巧。所以绝不要在不知道何时结束时开始阅读。

03

设置一个目标和策略

开始阅读前,想一想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该如何去读。如果你找不出原因和方法(不是老师要求的那种),你将收获甚少。

一旦你开始阅读,试着弄明白四件事情:

一旦你弄清了上面的问题,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答案?

阅读的时候,牢记上面的问题。当你读完整本书后,可能就能对它们作出回答。有以下三种好的思考方式:

04

主动阅读

不要被作者“入侵”你的脑袋。而是从一开始你就要持续地寻找这本书的假设(“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和答案(“作者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制作简短的摘要大有裨益。在阅读时,尽力证实你的假设和回答你的问题。当你阅读完毕时,再一次回顾它们。

最简单的拆书方法,怎样快速拆书成笔记(3)

05

了解作者和他所在的组织

了解作者将帮助你判断书籍的质量,并且理解它的重要性。

作者跟普通人一样,他们的观点被他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早期生活以及其他经验所塑造。也跟其他人一样,他们存在偏见,盲区,令人绝望的时刻,失败和*——如同他们拥有洞见、才华、客观性和成功。请全面地看待他们。

多数作者都从属于某个组织:大学、公司、政府、报社、杂志社。这些组织都有各自的文化、权力机构、社会规范。组织会影响一本书的写法和内容。举个例子,大学教授会为了获取终身教职而写书或发表论文,这些作品必定要满足特定的质量标准,而这些标准通常是由其他教授拟定;对于他们而言,文章的内容优先于文笔而被评判,作为对比,新闻报道则受制于截稿时间和广大读者的口味,它的质量标准是要求清晰有条理的写作,而不是无懈可击的内容。此外,他们的消息来源通常是口述而非书面的。

更多地了解作者,和他/她所属的机构,以及学科背景,将更加有利于你做出评价。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是什么东西塑造了作者的知识背景,他/她的职业是什么?他是学者,记者,抑或专业人士(医生、律师、科学家)?专长?还有其他的著述和文章?性别?种族?阶层?政治倾向?为何决定写这本书?面向哪些读者?谁为这项研究成果买单?(私人基金会、政府补贴、工业赞助)?谁为这本书写了推介序言?

你通常能在(并不总是)书中的感谢、参考书目或者作者自述中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06

了解知识背景

了解作者和他所在的机构同样可以帮助你理清书籍的知识背景。知识背景包括这门学科从何而来,又有哪些思想流派,哪些人支持或者反对作者。

一本书几乎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其他人,所以如果你能找出这本书在回应谁,说了什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一本书。千万要注意作者直截了当地指出的不敢苟同的要点,“传统观点认为应该是……,但我觉得是……”,“著名的学者jane说过……,我却认为……”被引援支持作者的人和作品也同等重要。

07

阅读三遍

这是很关键的阅读技巧。对书籍阅读三遍,每次都带着不同的目的,你将从中获益良多。

a. 纵观全文:发现(约占整体阅读时间的5%—10%)

当你快速阅读时,应该遵循一些高效阅读的原则(下列所示)。你的目标在于“发现”书籍。你需要快速粗略、简单明了地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方法和结论。

无需仔细阅读,标记出看起来很重要的标题、段落和句子(在读第二遍时你将仔细琢磨这些内容),为你第二遍的阅读提出问题:这个术语或者短语X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作者不讨论Y话题?Z是什么意思?

b. 关注细节:理解(约占整体阅读时间的70%—80%)

受制于你的时间,你将开始第二遍阅读。这次阅读的目标是理解:通过仔细、批判、深思地阅读,掌握文中的精髓,并且对作者的论据做出评价。

聚焦在起始章节和最终章节以及书中的主要章节。特别关注你在第一遍阅读标记过的段落,并且试着作答当时提出的问题。

c. 作下笔记:最后一遍的阅读目标在于记住全书最重要的内容。

这一遍阅读,要对书中的争论、论据和结论作下简要的笔记。 这跟文本标记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目的在于把书中内容转化成你自己的认知框架,这就意味着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这项工作。通过自己语言概括书中内容,比直接复制粘贴要有益得多。笔记中记录的细节尽可能少,只要能帮助你回忆起和找到最重要的内容就行。100页的文章内容最好是用1到3页进行标注记录,超过的话就显得多余。采取一些方法更好地对应书中位置(比如开始做笔记就备注上书本页码)。

笔记本或者打印纸,能被塞进书本里的手写卡都是可以的。然而,如果笔记不能被轻易找到也是没有用的。我曾经使用过的一个良好的引文管理软件Endnote, Zotero 或 Bookend,把笔记直接敲进参考文献的词条中。下文中有更多关于引文管理软件的内容。

最简单的拆书方法,怎样快速拆书成笔记(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