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和鲁智深是一个人,鲁智深为什么以前叫鲁达后来改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3 19:17:21

“达”有对事理认识得透彻的意思,这个名字很适合鲁智深。

从鲁达到鲁智深,看似改了名字,从提辖官到逃犯,再到和尚,身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依然是他,依然是是一腔热血,讲义气,好打抱不平的他;也依然是粗中有细,大智若愚,活的清醒的他。

鲁达和鲁智深是一个人,鲁智深为什么以前叫鲁达后来改名(1)

在原著中,花和尚鲁智深的出场比较早,是由九纹龙史进的故事引出来的。史进投奔师父王教头,在一个茶坊遇到了鲁智深,

他原名叫鲁达,当时是渭州小种经略府门下的提辖官。两人见面相谈甚欢,鲁达拉他去喝酒,路上碰到史进的开手师父李忠,于是三人便一同前往。

三人边喝边聊,突然听见隔壁有人啼哭,鲁达本不耐烦,但知道隔壁父女被“镇关西”欺负后,鲁达果断拿出五两银子,又跟史进借了十两(当然史进表示借什么借,我捐),安排金翠莲父女回东京老家,而且他回家后气的晚饭都不吃就睡了(是真的气)。

第二天一早,鲁达帮助金翠莲父女顺利离开,还怕店小二去拦截,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才离开。(足以体现鲁达本身就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

随后鲁达开始到“镇关西”郑屠的猪肉摊找麻烦,先是要精肉切碎,不要一点肥的,还要郑屠亲自切。郑屠切了半个时辰,终于切好了,他又要肥肉切碎,不要一点精肉。虽然离谱,但鲁达搬出经略相公,郑屠还是照做了。好不容易肥的也切完了,约莫着金翠莲父女走远了,鲁达又要了十斤寸金软骨切碎,不要一点肉。

郑屠终于忍不了了,鲁达往那儿一坐一早辰,一个人都不敢上前,他一分钱没挣着,还切一早辰难度超高肉。

“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洒家特地要消遣你”

两人很快打了起来,当然鲁达占了上风,边打边骂,骂一句打一拳,三拳过后,郑屠就倒地不动了。

鲁达渐渐发现事情不对劲,郑屠好像被他打死了,他赶紧扔下一句:你诈死。说完就跑路了,也没人敢拦他。(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片课文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时对《水浒传》一点概念都没有)

那边店小二发现郑屠死了,到州衙告状,府尹不敢擅自捉拿鲁达,去经略府禀报,等经略点头府尹派人去捉拿时,鲁达早就跑远了。

鲁达一路逃到代州雁门县,不识字还去凑热闹,站在十字街口听别人念自己的通缉令,正巧金翠莲的父亲金老遇见,将他叫走,躲过一劫。

原来金老和金翠莲怕郑屠找到,就没回东京,一路向北,碰见了以前的邻居,就跟着邻居来到这里,结交了一个大财主赵员外,金翠莲被赵员外养做外宅,现在的日子可谓是丰衣足食,跟之前大不相同。

鲁达被金老接到那个外宅,父女二人报恩,一顿招待鲁达,不想被赵员外误会,差点打起来,还好金老及时解释清楚,两人畅聊之后,赵员外邀请他去自己家住,鲁达欣然同意。

赵员外好酒好菜招待了鲁达,弄得鲁达都不好意思了,过了几天之后,金老通风报信,说官府已经查到这儿了,鲁达想走,赵员外却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五台山出家。

五台山上有个文殊院,寺里的智真长老,是赵员外的朋友,正好赵员外还有一道度牒在手,可以安排鲁达在五台山出家。

别无他路,鲁达同意了。

去了五台山,寺院僧人都觉得鲁达面相凶恶,不建议长老剃度他。智真长老却说要看一看。

(原文)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智真长老看出鲁达的不凡之处,力排众议,决定剃度鲁达,并为他赐了法名。

“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从此世上再没有提辖鲁达,只有花和尚鲁智深。

《新水浒传》的播出,让我喜欢上了鲁智深,因为喜欢鲁智深,我去阅读了《水浒传》。

尽管从今天的道德和法律来看,《水浒传》中的人物基本没什么“好人”,但我觉得整本书中,鲁智深讲义气,大智若愚,活的比大多数人清醒,相比其他人,他的结局也算是比较好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