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影视剧中,我们总会发现“包衣”这个词,这是清朝内部一种身份极为特殊的人群,也是清朝统治者奴仆中的一种,虽然可以单纯的理解为奴才,但地位却非同一般,包衣的存在贯穿整个清朝,是清朝统治的重要一部分。
包衣与旗主
包衣的“包”来自蒙古语booi,意思是“家”,我们常说的蒙古包不仅仅是蒙古族居住的这个帐篷外形象个包,而是因为蒙古语的的“包”就是家的意思。
包衣经常和阿哈放在一起说,统称为“包衣阿哈”,事实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包衣”在满语里是“家里下人”或者“家丁”的意思,至于“阿哈”才是真正的“仆人”、“奴仆”、“农奴”。因此包衣虽然也是满清贵族家庭里的依附关系,但并不是阿哈,这一点大家需要理解。
包衣和阿哈是不一样的
作为满清贵族的附庸,包衣的来源很简单,要么是劫掠其他部落或者汉人,要么就是家生子,家生子的父亲或者母亲是包衣,生下的孩子也是包衣,世世代代都是包衣。
包衣虽然是满清贵族家庭里的家丁,出身看似卑微,但地位却非同一般,满清还没入关的时候,包衣中的汉人包衣地位就逐渐上升了,尤其是从明朝过去的降将们。
将他们编入包衣,并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赏识他们和保护他们的一种变通之法,比如洪承畴,松锦之战洪承畴被俘投降后,被编入内务府镶黄旗汉人包衣。
洪承畴
要知道松锦之战满清前后历时三年,花了极大的代价才取胜,而满清在战后普遍持有*俘泄愤的想法,对于这位明军的指挥者,更是恨之入骨,而皇太极将其编入内务府包衣,身份一下子变成了皇太极的“家丁”,自然可以得到皇太极的保护,也因此洪承畴投桃报李,成为清初平定江南地区的重臣。
而入关之后,包衣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作为异族入主中原,满清在语音和文化上并不能适应中原的风俗习惯,所以采取广泛任命汉族包衣和汉军旗人的方式,来平定和治理天下,将大量的汉人包衣和汉军旗人任命为各地的地方军政大员。
这一时期,很多包衣都出镇一方,比如镶黄旗包衣洪承畴担任太子太保,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正白旗包衣蔡士英担任漕运总督、正白旗包衣曹玺担任工部尚书和江宁织造、正红旗包衣王世选担任云贵总督。
至于后来接替曹玺职位的曹寅更是以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之职长期主持苏州、江宁两处织造署,作为皇帝的家丁,他以五品的官职却有资格直接给康熙拟奏折,这也是康熙给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