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民间有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老人都说,吃了地菜子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痛、头不痛。
地菜子即为荠菜,翠翠绿绿的,长得很长一根,有白白的根须。每年三月初三的前后几天,地菜子生长较为茂盛,在农家的菜园地里,在路边或野地随处可见,那些刚刚冒出地面很鲜嫩,还没有开出小白花的,就是最好的地菜。
每年农历的二月底、三月初是荠菜正值采挖的好季节,也是营养成分和口感最佳的时候。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我们三五个小朋友在外面玩,正赶上地菜生长茂盛时期,看到鲜嫩的地菜子,随随便便就可扯上一大把,回家冲洗干净,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水,将地菜子折成几小段后放入锅里和鸡蛋一起煮,也有的把生姜、黄豆和红枣和在一起起煮,当然后者味道就不一样了。
特别注意的是,做地菜煮鸡蛋时,切记不要加食盐,因为加食盐后它的药用效果大打折扣了。
估计鸡蛋熟了,把蛋壳敲破些再接着煮一阵子,地菜子的清香和红枣的甜味就渗进鸡蛋了。煮好后,先把鸡蛋捞出来,剥去蛋壳,每人碗里放一个,再将地菜子煮鸡蛋的汤放到有蛋的腕里,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鸡蛋、一边喝着汤,这种时刻,在当时,已是乡下小朋友最幸福、最惬意的场景了!
关于“三月三吃地菜子煮鸡蛋”,民间有多种传说。
相传古代的楚地,春季的二月底和三月初,人们因为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冷暖不定,风吹雨打,形成了一种很常见的头痛病。在三月初三的时候,神农远游经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食用。
当人们吃了地莱子煮鸡蛋后,头就不痛了。从此,“三月三,吃地菜子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就延续下来了。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在三国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有个村庄的百姓莫名其妙地生了一种头痛病,无论吃什么药也不见效。神医华佗正好路过这里,便安排大家在地里采集了一种野菜,将其和鸡蛋煮熟了一起吃,吃了这种野菜煮鸡蛋之后,村民的头疼病都好了。这种野菜就是地菜子,华佗来的这一天恰好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于是就有了三月初三吃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
再有一种传说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等。做法很有讲究的,首先是选地菜。
地菜子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子煎煮,可使蛋味更加鲜美。
据老中医说,地菜子煮鸡蛋可以祛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即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流行感冒、流脑等。
而煮鸡蛋的地菜子(即荠菜),其生长环境,不择地域,山坡溪畔、水旁堤岸、田间地头,大路两厢,不管是贫瘠的土地还是肥沃的农田,随处可生长,性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传统佳蔬。
地菜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子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著“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所以被誉为“菜中甘草”。
鸡蛋在古代物质贫乏时被认为是最好的营养食品。鸡蛋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可补肺养血、滋阴润燥,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胎动不安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能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用于血虚所致的乳汁减少,或眩晕,夜盲;病后体虚,营养不良;阴血不足,失眠烦躁,心悸;肺胃阴伤,失音咽痛,或呕逆等。
由此可见,地菜煮鸡蛋放在“三月三”既能增加营养又能减少疾病的磨难,还能体现亲情和关爱。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被沿袭和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