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与九站码头之间的南岗新市街
﹀
当时已经取得实际统治权的俄罗斯人,便将老哈尔滨、新哈尔滨外加九站码头所在的埠头区合并组成他们心目中的所谓“松花江市”。
俄国人修建的九站码头所在的埠头区
﹀
如果按照这个历史语境发展下去,今天我们熟悉的哈尔滨市便不复存在了。幸运的是,当时的东北民众对于这个俄国人制定的城市名称并不买账。
一来松花江市这个名称是俄国人殖民占领的强加之物,二来此名过于泛泛而无法体现城市自身的特色。于是,尽管人们暂时无法将侵略者赶出国境,却就城市名称掀起了不懈的斗争。
1903年4月,沙皇俄国拒绝执行《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规定的第二期撤兵,反倒加派兵马意图实际占领东北。深感亡国危机的东北人民马上掀起了山呼海啸般的起义运动,乃至于对即将通车的中东铁路造成了极大威胁。
正在检阅铁路的俄国官员
﹀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障中东路的顺利通车运行,沙俄政府被迫同意了哈尔滨人民的诉求。1903年7月14日,随着东清铁路(中东铁路中方称谓)全线通车并正式营业,“松花江市”也顺利更名为“哈尔滨市”,俄国人命名的“松花江车站”也改称“哈尔滨车站”。
至此,哈尔滨之名终于尘埃落定。
随着哈尔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荣耀之城再次从幕后走到了时代的台前。在经历了伪满滨江省、民国松江省的曲折发展后,1954年8月,新中国政府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也由西面的齐齐哈尔市迁往哈尔滨市,哈尔滨市也正式成为黑龙江省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