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从何提取,中国传统颜色颜料怎么提取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5 06:22:01

本文选自《青色极简史》

作者:包岩


颜料从何提取,中国传统颜色颜料怎么提取的(1)

包岩 著 | 现代出版社

青色是古人广泛使用在织物上的颜色。在《天工开物·彰施第七》里,清晰地记载了古人是如何从植物中提取青色染料的。

想制造出深浅不同的青色,只需在染色过程中有些小技巧。“凡蓝五种,皆可为淀。”从如何种植到如何提炼染料,《天工开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例如,茶蓝(菘蓝)好养,通过插根就能活,而蓼蓝、马蓝、吴蓝等皆需要撒籽而生。

明代,人们发现了比菘蓝更好的提炼靛蓝的植物——蓼蓝,小叶,俗名苋蓝。蓼蓝提炼出来的靛蓝比菘蓝提取的蓝色染料更为浓厚有光泽,且不易褪色,品种更佳。后来,正是这种蓼蓝植物被输入欧洲,最终摧毁了欧洲长达几个世纪的菘蓝种植业和染色业。

《天工开物》还讲解了靛蓝的制作方法,如植物的叶与茎多的就直接入窖,叶和茎少的就放到桶里或者缸里面泡,“水浸七日,其汁自来”。直到这些植物渗出蓝色汁液之后,每一石汁液再放进五升石灰,搅冲数十下,靛蓝就凝结出来了。然后,等待水静止下来,靛蓝就会沉于底。

《天工开物》还详细记载了不同颜色是如何造出来的,如天青色是将织物放到靛缸里面染成浅淡的蓝色,再用苏木水(红黄色)去套染,就可以得到天青色。所谓套染,就是把同一织物放到不同颜色的染缸里,最终得出第三种或者第四种颜色。

要染葡萄青色,先把织物放入靛缸染成深蓝色,再放进苏木水里面套染。要染蛋青色,就先用黄檗水去染,之后再放到靛缸里染。要染翠蓝、天蓝二色,只在靛蓝的染缸里面染,但染的深浅不一样罢了。

要染玄色,先用靛水染成深青色,之后再用芦木和杨梅皮煮水之后套染。

月白、草色二色是用靛水微微一过染即可,也有用苋蓝煮水在半生半熟的时候进行染色的。

有意思的是,《天工开物》里还专门提到了如何去染包头用的青色头巾。虽然是深青色,却不是靛蓝染成的,而是将栗子壳或莲子壳煮一天,滤出来之后放在锅里,加入铁砂、皂矾,再把织物煮一个晚上,就成深青黑色了。

绘画艺术的需要使青色颜料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其中有一种颜料极为贵重,它是由宝石研磨沉淀而成的,就是由青金石研磨的群青。群青造价昂贵,提炼的过程繁复,因而常常被用于宗教场所的壁画、皇家装饰等。在北京西郊有一座明代的皇家寺庙法海寺,寺里的壁画堪称绝美。其中,水月观音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的光环和饰物使用了大量矿物质颜料,包括青金石。

颜料从何提取,中国传统颜色颜料怎么提取的(2)

张守范在他的《矿物学》著作中这样论及青金石,“供制最贵重之妆饰品,器皿以及作蓝色颜料”。中西方绘画中都有珍贵的画作是用这种颜料画成的,如在莫高窟的佛像身上的蓝色就是用的青金石。

在17世纪的欧洲,画家们知道了这种来自中东或亚洲的宝石颜料,但由于十分昂贵而用得极少。荷兰画家维米尔画了许多灵动的少女,他在这些画作中常常使用蓝色,但只使用群青作为表面的颜色——就是上色时会以石青或者其他颜色打底,最后在上面涂上薄薄的一层群青。

由于群青十分昂贵,画家们并不总是用得起,因此他们经常使用的是另外一种蓝色——石青。石青又叫蓝铜矿,根据提炼的次数不同,颜色有深浅之分,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四青。在中国画当中,三青使用最为常见。

颜料从何提取,中国传统颜色颜料怎么提取的(3)

石青的覆盖性特别好,即便是画国画的时候也可以像画油画那样操作,可以等干了之后一层一层地覆盖上去,所以画家们画山水的时候都觉得石青好用,更有利于画出山体的阴阳、深浅、高低的质感。11世纪末期,宋代大画家王希孟在他十八岁那年画了一幅《千里江山图》,展现了大宋壮美的江山。其画作气势磅礴、色彩明丽,而画中鲜艳的蓝色用的就是石青。这种矿物色历经千年而不褪色,至今仍然鲜艳夺目。

20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画家毕加索,他也特别喜欢用蓝色作画,使用的蓝色有石青、钴蓝、普鲁士蓝。在1901—1904年的一段时间里,毕加索创作了许多以蓝色为背景或者以蓝色为主体,甚至以蓝色来涂染人物身体的画作。这段时期,毕加索画的主要是下层人物,表达了一种忧郁和同情。

画家梵高也经常使用蓝色颜料作画,但是由于手头窘迫,他常用的蓝色颜料是便宜的普鲁士蓝,如画作《罗纳河上的星夜》《夜晚露天咖啡座》使用了这种蓝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