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蒙古地区还有几种极为小众的蒙古文字,例如喀尔喀高僧一世咱那巴咱尔17世纪创制的苏永布文(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20世纪初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的瓦金达拉文(更加小众,而且后面迎来了斯拉夫化蒙古文)。
时间到了民国时期,漠北蒙古(外蒙)受到沙俄(苏联)的影响,开始从民国独立出去。为了排除漠南蒙古(内蒙)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外蒙尝试改革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
起初,外蒙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但此时苏联国内也在进行文字改革,苏联将境内少数民族字母全部废除,改用西里尔字母(斯拉夫字母)。深受苏联控制的外蒙也不得不在公布拉丁字母两个月后收回了此方案,重新颁布法令,改用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俗称“新蒙文”,作为国家法定语文。
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在外蒙境内消失。
新蒙文字母表比俄文多Θ、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喀尔喀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
但是新蒙文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新蒙文也面临着和朝鲜半岛谚文一样的尴尬局面:今天的外蒙人根本看不懂古代文献,割裂了历史传承。
从上面蒙古文的发展来看,蒙古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运用创造了不同的文字系统,但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后,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一直是蒙古族同胞的主流文字,是蒙古族生命力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的文字,广泛被蒙古族人民所接受。
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是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思维感情、精力、气韵的民族文字,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竖写体文字,蒙古族同胞又亲切的称其为“从天降地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