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成形之前,已有契丹族的契丹文、女真族的女真文、党项族的西夏文、突厥族的突厥文、回纥族的回纥文、藏族的藏文等。在这些少数民族文字语言中,对蒙古语影响大的是契丹、突厥和匈奴语。对蒙古文产生影响大的是突厥文和回纥文。
过去古蒙语夹杂了不少突厥、契丹和匈奴语,使得现在匈牙利和土尔其等国语言中,还有很多蒙古语中的词语句。
鄂尔多斯蒙古语中就有许多古突厥语和匈奴语,也称古蒙语,现在许多人都听不懂了。如我奶奶在我小时候称我为“巴嘎恩出(小羊倌)”或“迷尼巴嘎恩出(我的小羊倌)”,现在年轻人就听不懂“恩出”是什么意思。我后来把笔名定为“恩出”,一是我当过羊倌,二是为纪念我奶奶,三是为让人们不要忘掉古蒙语。
蒙古文最早是按照突厥文和回纥文中的拼音文字造出的,只是把回纥横书改为了竖书。到了忽必烈时代,他命喇嘛八思巴依据藏文制成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共有42个字母,包括10个元音(a、e、i、o、v、ue、u……),32个辅音(n、ng、b、p、h、g、m、l、s……)。1307年,喇嘛八合十又依据畏兀儿字母加以改造,这就基本形成了今天使用的蒙古文。
满族兴起之初,曾一度借用蒙古文,到了明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才由额尔德尼.噶盖等人,参照蒙古文制成一种满族文字。康熙时期,又进行了较大改动,可再怎么改,元音6个,辅音18个,还和蒙古文元音、辅音字母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