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祭墓日子可变,但在唐宋时一般不能在清明节这天上坟祭墓,只有死亡未逾三年的新坟,或是孤魂野鬼,才在清明节祭墓。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即称: “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那么,祭墓后来怎么又安排在清明节了?
这是因为寒食节的消亡,或者是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结果。 明朝以后,不举火、吃冷食的寒食节渐渐没人愿意过了,但祭墓不能少,于是合并进了清明节—— “寒食祭墓”之俗遂成“清明扫墓”。
不只祭墓成了清明节内容,以往上巳节和寒食节的的内容,都被整合到了清胆节:扫墓、禁火、插柳、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
除了祭墓,在古代清明节俗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叫“改火”,这一如今不再流行的节俗,曾给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代人有必要知道一些。
古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改火”?
所谓“改火”,就是重新点燃火种,又称“出火”、“新火”、“新烟”等。这一民俗活动与寒食节的“禁火”有直接关系,而寒食节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禁火风俗的存在。
《荆楚岁时记》称: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禁火又称“断火”或“内火”,从冬至后第105天开始,到清明节那天结束。其风俗在先秦时已存在。
据《周礼·秋官》 “司烜氏”条,司烜氏是周王家分管火源,管理火种的官员, “中(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意思是,这就是说,在仲春时节,司烜氏要管理好火源,敲着木铎,提醒人们现在是禁火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