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笔记
1、 文学常识
(1)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故又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2)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是一篇山水游记。
2、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文章第一段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让读者如同追随作者的脚步一般,有身临其境之感。
4、文章第二段写了潭中那两样景物,用了什么手法,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写了潭水和游鱼。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水的清澈。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鱼的灵活生动。
5、文章第三段写小潭的源流的哪两方面,用了什么手法和修辞,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写了溪身和岸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溪身的蜿蜒和岸势的曲折。
6、文章第四段写了小潭怎样的气氛,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气氛。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7、赏析“潭中鱼可百许头,若空游无所依”。
答:这句不仅把鱼写的生动传神,也是侧面描写的手法,准确的写出水的空明澄澈。
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怨愤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9、郦道元的《三峡》和本文同为写山水,二者有何差别?
答:《三峡》是地理作品,对景物多客观的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10、作者为什么给无名的小石潭作记?
答: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