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6 01:33:09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之汇总。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为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本专辑收录了《庄子》中极具经典的60个精华句子,从中一窥庄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智慧。

哲言集摘自于网络,但网上流传的版本多有讹误。小编近日对照数个版本的译注书籍对本专辑内容进行校对和增删,力求使庄子哲言录尽可能做到透彻明晰。但诗无达诂,文无达诠,不同译者对同一句话理解不同,甚至差异巨大,所以译文和启示仅供参考。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1)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在无心中相交,在无迹中相助。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尸祝:古代祠庙中掌管祭祀的司仪。樽:酒器。俎zǔ:盛肉的器具。)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2)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你不知道那螳螂吗?它奋力举起臂膀去阻挡车轮,却不知道它的力量不能胜任,正是其自以为自己的才能很高的缘故呀。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山上的树木自己招致砍伐,油脂自己招致燃烧,桂树因为可以食用,所以遭人砍伐,漆树因为有用,所以被刀割。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作用,却不知道“无用”的更大作用啊。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泉水枯竭了,鱼相互拥挤在陆地上,用呼吸的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呴(xǔ,慢慢呼气之意。)

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说明莫要玩物丧志。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3)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小糊涂会迷失方向,大糊涂会丧失本性。诱惑多了,让人迷失在物欲之中,使人很难把控自己的初心 。适度的*可以激励人不断进取,但过分的*就是贪念、贪婪,是一种毒药。庄子教育人们要放弃无谓的享乐欲,修身养性。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最高境界了。庄子慨叹世俗阿谀成风,慨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帝王无为,役使天下人而且闲暇有余;臣子有为,为天下事竭心尽力而且唯恐不足。庄子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鹄音hú。)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天地有最大的美德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一年四季有明确的规律,然而它却从不议论,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规律,然而它却不加解释。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今人多用“得鱼忘筌、得兔忘蹄”来形容过河拆桥,意涵已经改变。(荃quán:通筌,捕鱼的竹器。蹄:此指捕兔的网。)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