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6 01:33:09

46.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庄子·知北游》

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槁骸gǎo hái:枯骨)说明悟道不仅仅要使思虑专一,精神凝聚,更要无为无心无知,庄子宣扬“道法自然”的理论,认为做到精神上的无为便能得道,那么身体和心灵则如枯槁和死灰一般也无所谓了,因为能够看透道之根本的人根本不会在意外在的形体。

47.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庄子·庚桑楚》

聪明吗?反而给身体带来愁苦和危难。不具仁爱之心便会伤害他人,推广仁爱之心反而给自身带来愁苦和危难。不讲信义便会伤害他人,推广信义反而给自己带来愁苦和危难。(朱愚:朱,通“ 侏 ”。智术短浅,愚昧迟钝。)

48.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49.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庄子·骈拇》

天下没有不因外物而错乱本性的,小人为了追求利益而牺牲自己,士人为了追求名声而牺牲自己,大夫为了维护家室而牺牲自己,圣人为了治理天下而牺牲自己,这四种人,事业虽不相同,名声虽不一样,但从损伤本性、自己这一点上看,却是相同的。庄周慧眼,透彻小人、圣人,主张保全人的本性,可现实中汲汲于名利的俗子如过江之鲫。

50.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至人用心犹如明镜,物来不迎,物去不送,物来应照。物去不留,顺应自然,不存私心,所以能够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害。大白话就是说,对着镜子,你笑它亦笑,你哭它亦哭,你走了,它亦空空如也!

51.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天地》

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

52.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

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姑射yè:山名)庄子以姑射神女喻至圣之人。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9)

53.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

圣哲的人总是效法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拘系。庄子借渔父之口告诫世人,与其拘泥于世俗礼法,不如顺乎自然,保持本真。真既可以感化万物,还可以让人避免被世俗观念左右随波逐流。

54.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庄子·德充符》

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下灰尘就不明亮。经常和贤人一起相处就不会有过错。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义正在于此。

55.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庄子·德充符》

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人们不会忘记所应当忘记的东西,而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东西,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10)

5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所谓真,就是心性精诚达到极点。不精诚,就不能感动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子告诫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

57.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庄子·缮性》

不可为了富贵荣华而恣意放纵,不可因为穷困贫乏而趋附流俗。(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58、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齐物论》

大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隐蔽,言论被浮华的词藻所掩盖。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5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60.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

一个人的嗜好*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当人过分沉迷于声色权财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庄子的100个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00句必背(11)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