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也是国家文明的起源,所以,夏朝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王朝。
从考古学角度讲,夏文化承继自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它终结了华夏上古时代方国林立、部落联盟的基本格局,逐步转入早期国家阶段。按照五大社会形态理论,夏朝属于继原始社会之后的第二阶段—奴隶制社会。
目前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经过碳十四测定,其上限为公元前1800年左右,确定进入了夏纪年时代。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的宫殿遗址和众多贵族器物、墓葬,也让众多考古学家形成共识:二里头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夏朝虽然传14代延续约471年,但其所呈现出的聚落形态却比尧舜时代落后的多。尧舜时代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是龙山文化,也就是夏文化的“父辈”。1978年在山西临汾发现的陶寺古城,经过数十年考古发掘后被确认是尧的都邑(尧舜都是几代最高统治者的统称,并非单独一个人),这也印证了《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中“尧都平阳”的记载(临汾古称平阳)。
陶寺古城起止年代是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100年,遗址面积280万平方米,继之而起的陕西石峁古城规模则更大,超过了400万平方米,是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规模的龙山时期至夏代早期阶段的城址,年代跨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800年。
石峁究竟是谁的都邑,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石峁遗址的上限晚于陶寺但早于夏朝,属于尧舜时代(也有人称尧舜时代为虞朝)。在陶寺之后,石峁成为当时的中心聚落。
石峁古城不仅有规模宏大、建筑精良的城池防御体系,而且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陶器和手工业作坊遗存。在石峁方圆辐射周围内还形成了面积在1到50万平方米的中小型遗址聚落,石峁刚好处于核心位置,颇有点像众星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