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二月,先帝宋真宗的妃子李氏病逝,按理宫中死一个先帝妃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李氏特殊,是宋仁宗的生母。
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即位,皇后刘氏身边有一个小侍女李氏,杭州人氏,自小入宫侍候刘皇后,文静寡言,清秀淑丽,聪明伶俐,不张扬也不显摆,让生性霸道的刘皇后很是喜欢。
刘皇后虽然得到宋真宗的宠幸,雨露倍施,就是一直没有怀上龙种,看到别的妃子接二连三有孕产子,虽然都没有活下来,内心还是十分着急的,就把李氏这个小丫头派到宋真宗身边当司寢,司寢是宫中女官,也就是专管侍候皇上睡觉,铺床盖被的。
李氏来到宋真宗身边,也是一点也不招摇,丝毫也没有勾引宋真宗的意思,文静秀气,自是与其她的宫女不一样,宋真宗自然也对这情窦初开的小宫女发生了兴趣,临幸了她。
不久,这李氏就怀上龙种,让宋真宗龙颜大喜,十分宠爱,让这小“司寢”随时侍候左右。
初秋时节,薰风缕缕,日丽花开,李氏陪着宋真宗游御花园,由于有身孕,登临亭台时已经是娇喘不止,不小心把插在头上的玉簪坠落,掉下亭台,李氏花容失色,有点恼火,风流天子赵恒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氏如此,不由笑了,打发太监去给捡回来,并且暗想:如这玉簪完璧归赵,没有一点损失,这小娇娘会给自己生一个皇子。
当太监捡回玉簪,宋真宗拿到手中一看,完好无损,刹那兴奋得如一个孩子似的,亲自插到李氏头上,眉飞色舞,让所有人都有点懵圈了。
晚上,宋真宗搂着李氏,抚摸着她那挺起的肚子,美滋滋的,当李氏那丰腴的裸体偎紧了他,不由兴致勃然,也顾不了李氏有孕在身,好一阵摧花揉蕊,这李氏默切配合,让宋真宗心满意足。
转眼已经是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四月十四日,李氏如愿以偿地为宋真宗生下一个宝贝儿子。
圣上得子,宫中欢庆,宋真宗喜气洋洋说起那玉簪之事,李氏才知那日皇上高兴的原因。
这已经是后妃们给宋真宗生下的第六个儿子,但那几个都先后死了。真宗给这李氏所生皇子起名赵受益,李氏也被封为才人。
李氏生下皇子后,刘皇后就把这儿子抱过来精心抚养,视如己子。
李氏自然不敢说什么,因为刘皇后是她的主子。
赵祯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总把刘皇后当他亲妈,而宫中的太监与侍女谁也不敢透漏半点真话。
刘太后本打算以宫人的丧礼打发了。
由于李氏一生深默,忍辱负重,宋仁宗不知道这李氏是他生母,但朝中大臣知道,时为丞相的吕夷简就力主葬礼从厚。刘太后知道接着下去会坏事,立马散朝,拉着宋仁宗回宫,避开这敏感的话题。
然后私下把吕夷简找来,问他什么动机?指责吕夷简挑拨他们母子关系。
吕夷简从容地对刘太后讲:太后如果不考虑后果,那我什么也不说了;如果还顾念后人,就理应厚葬。这弦外有音呀!
刘太后转念一想,就是自己死后,宋仁宗知道真像又如何?在她心目中,仁宗生母就是一个宫中侍女。
在吕夷简坚持下,以皇后规格厚葬了李氏。
李氏死后,刘太后心中郁闷,一年后,刘太后病重,她特意服天子袞冕,到太庙行礼,过了一把“女皇”瘾。不久,便去世了,活了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