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妈妈介绍,自己很早以前,就把馒头当辅食,喂给宝宝吃了。
这天晚上,在给宝宝喂完了奶,担心孩子没吃饱,妈妈又拿来了馒头掰给宝宝吃。
没吃两口,突然,宝宝的表情变得很难受,好像是被馒头噎住了。
妈妈赶紧喂水,帮助宝宝下咽。
谁知越喂水,宝宝显得越难受,情况越糟。
赶紧抱孩子到医院。医生看到宝宝的时候,宝宝已经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状态很不好。
经过抢救,从宝宝体内吸出了 10 毫升馒头屑和乳汁的混合物,宝宝的状态这才好转。(现代快报)
这个事件中的妈咪可真不是一般的糊涂,下面来给大家列举下:
第一,"很早以前就把馒头当辅食"。
拜托,像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应该添加流质或者糊状的食物。直接用手掰开的馒头,对宝宝来说太大了,这样喂食很容易造成呛咳。
第二,"喂完了奶,担心孩子没吃饱,又拿馒头给宝宝吃"。
辅食,是辅助的食物,不能影响主食。
最好在两顿奶之间喂辅食。同时给宝宝喂奶和辅食,辅食可能会妨碍宝宝对奶中铁的吸收。
第三,"发现宝宝噎住,赶紧喂水帮助下咽"。
宝宝一旦被食物噎到,千万别给宝宝喂水,这样不仅无助于食物下咽,还有可能将水呛进气管。
可以让宝宝面部朝下,家长一只手拖住宝宝,另一只手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他吐出食物。
02【辅食添加的顺序是:糊状→泥状→块状→固体】
那什么时候该给宝宝喂糊状、泥状或者固体呢?
虽然很多医生或者书籍会有一个推荐月份,但实际上,每个宝宝生长发育的情况各不相同,最科学的喂食方式,应该由宝宝发育技能来决定。
1、只能喂奶的阶段
当宝宝还有下面这些表现时,只能给宝宝喂奶。
◆ 宝宝只能吮吸,还不会咀嚼
◆ 还有觅食反射,寻找食物来源
◆ 还有挺舌反射,把固体食物推出口外
◆ 咽反射比较敏感,一碰宝宝喉咙就干呕
这时候的进食方式只能是:
◆ 母乳或者奶瓶喂养
2、可以添加糊状辅食的阶段
当宝宝有下面这些表现时,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辅食初期为糊状,一般是含铁的米糊或者水果泥。
◆ 挺舌与咽反射减轻·接受固体食物
◆ 能在高脚椅上坐直,开始长牙
这时候的进食方式是:
◆ 把食物用辅食工具碾成细细的糊状
◆ 用小勺喂养
3、可以添加泥状辅食的阶段
当宝宝有下面这些表现时,就可以给宝宝添加泥状辅食了:
◆ 开始用手指捏食物,喜欢小块的食物
◆ 开始会把可能噎到的食物和东西塞进嘴里(高危动作,要注意了!)
◆ 敲、扔,甩东西
◆ 伸手拿食物和餐具,大声地咀嚼食物
这时候的进食方式是:
◆ 鼓励宝宝用手拿东西吃
◆ 可以用杯子喝水了
4、可以添加块状辅食的阶段
当宝宝有下面这些表现时,就可以给宝宝添加块状辅食了:
◆ 独立进食的技能有所提高
◆ 拿瓶子和杯子的时间更长
◆ 喜欢在食物上戳来戳去,到处乱抹,喜欢一片混乱,更擅长坐高脚椅
◆ 试着用餐具,但大部分时间会把食物拨出去
这时候的进食方式是:
◆ 鼓励宝宝灵活的用手指取食物
◆ 添加可在口中溶化的食物
◆ 可以用训练杯了
5、吃大人食物的阶段
当宝宝有下面这些表现时,就可以让宝宝和大人一起进餐了:
◆ "我自己来"的愿望增强
◆ 喝东西时知道倾斜杯子和脑袋,溢出来的少了
◆ 勺子拿得更好了,但还是会到处溅
◆ 挑别人碗里的东西吃
这时候的进食方式是:
◆ 吃大人的食物,但要弄碎
◆ 开始用餐具自己吃饭
03【给宝宝喂的辅食,还有一些禁忌】
1、一岁前不要喂果汁
果汁含有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宝宝喝了后会增加大便次数,导致体重减轻。而且,大便频繁又容易引发尿布疹,还会让宝宝喜欢上甜食,容易造成肥胖和龋齿。
1岁前不喝或少喝果汁,饮用前最好稀释,每天不要超过100毫升,而且只能在吃饭的时候饮用。
2、六个月前不要喂蔬菜汤
用蔬菜煮的菜水,营养较少,却白白占据了宝宝本来就小的胃,相当于让宝宝节食。而且,菜汤里还可能有农药以及草酸。
应该用菜泥代替蔬菜汤,大量的维生素、营养还是在菜泥里。
3、六个月前不要喂稀饭或米汤
生米→米饭→米粥→米汤的营养成分是呈倍数下降趋势的,米汤的营养非常低。加上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如果喝太多米汤的话,肚子一下就喝饱了,可实际上宝宝并没有摄入多少营养和热量。
4、谨慎食用蛋类和鱼肉
多久适合给宝宝吃蛋类和鱼类,最好咨询医生。有不少儿科医生建议,在孩子1岁之前不要给他吃这类食物,因为可能引起过敏,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孩子在4~6个月的时候吃这类食物,会导致日后过敏。
5、不要吃引致哽噎的食物
细小的食物:如玉米、瓜子、花生;
脆口和质感较硬的食物:如糖果、未煮软的蔬菜;
未去骨的鱼和肉,以及未去籽的水果。
6、不要吃调味料( 如盐、豉油、鸡粉等)
常吃浓味的食物会令宝宝较难接受淡味的食物,可能引致拣饮择食。另外,身体长期摄取过多钠盐,会增加宝宝将来患高血压的风险。
7、半岁之前不吃蜂蜜
也不要吃未经煮熟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制品,道理和蜂蜜一样,预防食入肉毒柑橘的芽孢。
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爸爸妈妈,愿你的宝宝吃饭香香,身体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