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历史史料上经常看到某人为河东人,某人为河内人,某人为河南人,那么河东、河内、河南三郡又皆指哪里,这三个地方在历史上又是什么地位。
河东、河内、河南在古代称为“三河”,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拐弯处,是夏商周王朝腹地,也是“中原”的代名词。《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夫三河之地“昔唐人(唐尧)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
河东与河内以太行山为界,河内与河南以黄河为界,从广义定义上讲,河东为山西,河内为黄河以北,河南为黄河以南。从狭义定义上讲即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这三地为中原文明起源地,开发较早,比较富庶,在北宋以前历来为各代王朝的中央统治区。
河东郡河东郡位于现在的山西省西南部,霍山以南、沁河以西,包括现在的临汾市、运城市全部,和晋城市西部。它的核心区域就是汾河谷地,是山西省主要农业区。河东郡因郡内有盐池(运城盐池),历来十分富庶,是唐尧、虞舜、大禹的国都所在地。
河东郡最早为战国时期魏国所置,因在黄河以东,所以称河东郡。河东郡在魏国初期为魏统治的核心区域,国都安邑(夏县北)就设在河东的汾河南岸。
相对于河东地区,还有河西地区,最早河东、河西都为晋国所有,但后来河西被秦国占有。魏国强盛后,名将吴起攻占河西之地。秦孝公商鞅变法后秦国崛起,秦收回河西之地,魏惠王深感秦国的危胁,被迫于公元前364年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开封),安邑变成河东郡的治所。
公元前293年秦国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韩魏联军24万,魏国迫于秦军压力将河东郡四百里地割让给秦国,前280年秦国攻打魏国河内,魏国又将安邑割让给秦国,自此秦国完全占有河东郡。秦国占领后将魏国人全部迁到关中,将秦国人迁到河东。
西汉时河东、河南、河内三郡为汉朝的中央直属区,地位仅次于京畿地区,属准京畿地区,过了河东便是诸侯国赵国的地盘,因此河东郡的郡守一般也京畿要员。
河东郡领20个县,分别为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汾阴、皮氏、绛邑、临汾、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端氏、濩泽、东垣、解县。河东郡在西汉时有人口236896户962912人,是人口大郡。
东汉时河东郡同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同属于司隶州,成为京畿地区,是东汉朝廷统治的中央区域。到了西晋时治所移至蒲板,即现在的永济市。到隋朝开皇初年废郡为州,大业三年又复置为郡。唐武德元年又废,改为蒲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河东郡,元乾元年(758年)又改为蒲州。
河东还有三个称谓,一指整个山西省,一指唐朝的河东道,一指宋朝的河东路。另外,现在的韩国尚庆道也有一个河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