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7 13:02:00

前些日子,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非正式会议在越南的岘港(Danang)举行。这个美丽的地方如今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更是越南第三大城市。正如这个城市名字所用的汉字并不常见一样,岘港也有着一段不算寻常的历史。

“Danang”并非“大南”

许多人都知道,越南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汉字曾经是古代越南的通行文字。因此,大多数越南的地名也以汉字的含义命名。譬如“河内”之义就是“红河流域之内”。虽然二战之后越南改用罗马字母的“国语字”,在形式上弃用了汉字,但国语字反映的其实仍是汉字的越南语读音(汉越音)。譬如“Hà Nội”还原成汉字依旧是“河内”二字,断不会有人将其音译作诸如“蛤诺伊”之类稀奇古怪的名字。实际上,中国地名委员会于1979 年制定的《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也正是这样规定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的地名,过去或现在用汉字书写的,一般都应沿用。”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1)

岘港

但“岘港”偏偏不在此列。它的越南文名字写作“Đà Nẵng”,实在无法令人联想到“岘港”二字。葛剑雄先生在《顺化散记》里对此就感到困惑,“以为汉字应该用‘大南’一类”,结果“都无法与原来记得的汉字地名挂上钩”,进而感慨“越南,是不是早已离开了中国文化圈”云云。而事实不是这样,“岘港”也好,“Đà Nẵng”也罢,恰恰都是当地接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印记。当然,“Đà Nẵng”与汉越音中的“大南(Đại Nam)”差得非常远,如同松花江跟松花蛋一样大相径庭。前者还原成汉字的话,其实写作“沱㶞”。毫无疑问,这两个字既生僻,也看不出有什么含义。其原因也很简单,它其实是用汉字写成的一种音译。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2)

令中国人困惑的“DANANG”

事情的缘由要追溯到千年之前。公元十世纪后期,“大越”趁着五代十国的纷乱自立之后,大体仅有今天的红河三角洲一隅,其北面是宋朝,东是大海,西有湄公河与长山山脉的阻隔,唯一的扩张方向只有南方的占婆补罗(Campapura);其中的“补罗”是梵文“城邑”的意思,故中国和越南史籍亦称之为“占城”。新兴的“大越”与占城的战争可谓史不绝书,有人甚至认为,“一部越南史,实一部越占交争史”。1306年,陈英宗将妹妹嫁给占城王制旻,换取聘礼乌、里两州(后来占王去世,聘礼也是不还的),今日的岘港之地便是从此时起纳入越南版图之中的(但在十五世纪前时有反复)。

这里原来的主人将其称为“Da Nak”,在占语里的意思是“大江(指流经岘港的翰江)的入口”。越人取而代之之后,出于“用夏变夷”的考虑(参见2016年2月29日《澎湃新闻·私家历史》郭晔旻《越南为什么自称“中华”》),将这个地名的读音“汉(越)化”而为“Đà Nẵng”,记作“沱(陀)㶞”。在1555年杨文安撰写的《乌州近录》里,就出现了“松江祠……在广南陀㶞海门”的记载。直到二战以后越南废除汉字前,“沱㶞”都是岘港地方正式的汉文名称。

至于今日华文圈使用的“岘港”二字,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晚。17世纪之后,陆续有华人南迁越南中、南部定居。有一种说法是,当地华人发现“沱㶞”这个港口盛产蚬子,所以称之为“蚬港”。另一种说法与之稍有不同,认为“沱㶞”港的地形有如蚬子,故以之命名。总之,后来大概意识到“蚬”字带“虫”不吉,因之改“虫”为“山”,故而才有了“岘港”。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3)

蚬子

从沱㶞到土伦

也是从17世纪开始,越南陷入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南北分裂局面。北方的郑松“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后黎朝皇帝为君而大权独揽;南方阮潢与之相埒,自称大越国阮主,中日史籍则称之为广南国。广南背山临海、地瘠民贫,无法与郑氏占据的红河三角洲媲美,故历代阮主一面致力于向南扩张,一面也意识到,海外贸易是“当地经济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