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7 13:02:00

越南的南北对峙(1697年)

时值日本德川幕府实施朱印船贸易制度,却囿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恶劣影响无法与明朝通商。地处中南半岛的广南毗邻中国,无疑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阮主为了增加税收、增强国力,以各种名义向日本示好,“早在阮潢时期,阮氏就借各种名义,向日本表示通商的愿望。阮潢与德川家康有频繁的书信往来”。双方一拍即合,贸易关系日渐密切,广南地区也随之成为重要的中日贸易中介地。

以此为契机,会安港开始崛起。这里地处秋盆河下游入海口处,航道便利,易避风浪,遂成为重要商港。1744年一个西方人声称,“会(安)铺为交趾支那商业最繁荣之处”。下个世纪的越南本国的《大南一统志》还说会安“中有市亭会馆,商旅凑集,其南茶饶潭为南北船艘停泊之所,亦一大都会也”。当然,西方人同样知道了会安西北仅仅30公里处的沱㶞的存在,葡萄牙探险家安东尼奥·德·法里亚(António de Faria)于1535年在沱㶞停泊,成为最早访问此地的欧洲人。但在会安成为繁荣都市的17、18世纪,与之相邻的沱㶞地区仍然居民稀疏,当时的一些西方人游记都只是把沱㶞描述为会安的一个前港。

随着时间流逝,会安河道由于冲积泥沙堆积日渐狭浅,变得不再适合吃水深的大船航行与下锚。沱㶞在这方面的地理优势就变得突出起来。就像《大南一统志》所说的那样,沱㶞澳“水深广,外有诸山屏障,无波涛振荡之患,凡舟航往来,风帆未便,多泊于此,又名铜龙湾”。结果,葡萄牙的航海资料中就指出,“运载量大的船只不能进入会安,因此要在沱㶞卸货。”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5)

越南中部地图(顺化、岘港与会安)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6)

会安古城

越南国内的政治因素也进一步加速了会安与沱㶞易位的历史进程。1802年,越南南北重新统一在了阮朝之下。这个越南最后的封建王朝一反传统,将首都建在了越南中部的顺化。这样一来,沱㶞就成了京城的海上门户(一如天津之于北京),地位陡然上升。不过,历代阮朝君主只把允许通商当作“怀柔远人”的手段,甚至有“若以利言,则国家所乏非财,又何必远求为哉”的说法,因此也只允许西方商船进入沱㶞一处寄碇兑买,却“事清即令驶去”,“勿得上岸造屋,逾越法纪”。

闭关锁国当然是挡不住19世纪殖民者的坚船利炮的。1847年,法军借口顺化朝廷屠*天主教传教士,动用两艘战舰(“Gloire”号与“Victorieuse”号)炮击沱㶞(法国人称之为“Tourane”,系“Đà Nẵng”的讹音,转译为“土伦”)。亏得阮朝明命帝在20年前还曾夸称“我国家用兵,素以水师为长技,而裹铜五桅大船尤为得力”,一与法国人交手才知道谁家水师才真正“得力”,四艘越南战船被轻易击沉(另一艘重创),越军阵亡达1200多人,而法国人的伤亡为零!

殖民与战争

到了1858年6月27日,又一次以宗教迫害为借口,法国远东舰队伙同西班牙的战舰再次轰击顺化的门户——“土伦”港,挑起了大规模侵略战争。最终在1862年迫使阮朝当局割让了南方几省,越南从此一步步变成了“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7)

1858年法军入侵岘港

在法国统治期间,殖民者在会安建立学校、医院、邮局、监狱,将其作为政治据点经营,而经济重心则放在了岘港贸易的开发上,这里成为西方国家航海活动的重要海港。1887年的统计表明,当年有623艘外国船运载65840吨货物曾停泊于岘港,并且有719只船运载75676吨从岘港出航。在殖民地时代,岘港已经成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五个主要城市之一,与河内、海防、西贡和顺化并驾齐驱——当然这只是以越南的标准而言,直到20世纪50年代,岘港的人口仍然不过五万而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岘港真正成为一座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恰恰是拜越南战争这场浩劫所赐。岘港在战争中的交通枢纽地位非常重要,纵贯越南的铁路和第一号公路,都经过这里。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又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可停放数百架喷气式战机。而城市面临岘港湾,港阔水深,又有山茶半岛在外面掩护,成为一个优良的海军基地。美军正是看中了这一点。1965年3月,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两个营(3500人)在岘港登陆,这也成为美军大规模进入南越作战的第一步。

河内指的是什么意思,河内是啥(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