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对于教育方面的贡献却并不仅仅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众所周知,胡适先生曾在北京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达十八年之久,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校长等职位,他在中国20世纪语文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这不仅仅表现在他推动新文化运动,发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文运动,促进国文教学思想观念的革新,更表现在他直接参与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国文、国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国文教学进行论述,对中国语文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
如顾黄初先生所言:“胡适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人,他对语文形式和语文内容的更新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胡适先生的语文教育观在语文这个学科里面举足轻重的阅读和写作等内容的学科目标、内容以及教材的编写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胡适先生将国语课作为宣传新文化最有力的工具,而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为教育的普及创造了前提条件,对发展教育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素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他自由民主的解放思想也深入人心。但是,胡适先生的巨大贡献却不仅仅限于在语文教育方面。
胡适先生一生关心和支持图书馆建设,他是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图书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是形成了图书馆学思想、目录学和版本学理论与实践、藏书与读书方面等的研究,他曾经被戏称“是个被长期埋没的图书馆学家”。
胡适对图书馆事业的热心并不停留在表面,他对于馆藏建设、目录编制、馆际协作等方面有着不同凡响的独特见解,十分重视图书馆的人选问题,运筹帷幄的保护文献资料,虽然他的图书馆思想只是经验总结式的只言片语,但是对现代图书馆都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胡适先生的图书馆思想也反映在他极为重视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等方面。1947年,胡适请来了王重名来北京大学,在文学院附近设立图书馆组,不久后独立为图书馆学专修科,成为了后来北大图书馆学系的基础,北大也因此成为了培养图书馆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胡适先生的学术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不仅总结了中国近300年以来所有的学术研究并在其之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也留下了属于他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胡适先生的《说儒》,正是在他研究国学进行“中国文艺复兴”的时候创作的,这本书不仅是胡适的心血之作,而且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巅峰之一。
除了这方面,胡适先生的哲学思想也是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他是做出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第一人。1919年。他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的学术观点本身并不是最出彩的地方,但是它是革故鼎新的开始,是传统哲学思想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前驱和典范,承载了日后许多成果和成就。
这一变革是第一次突破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标准通则,给了当时学术界空前冲击,不但影响了当时学术界的一大批著名学者例如梁启超等人,甚至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的今天,仍然不失为学术界所称赞认同的一次变革。
而在胡适开创之后,中国近代哲学史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着。其后的哲学家例如冯友兰等人,不断地在中国哲学思想上研究进取,是中国哲学彻底进入现代化征程。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胡适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的转换中所做出的开创之举,才使得中国哲学思想向前进化一大步。
胡适先生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也颇有造诣。
在诗歌方面,胡适出版了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这是汉语抒情诗形态结构蜕变的开始,胡适以此开始了一场诗歌改革,在语言、形式、诗体、风格等方面开始了白话诗尝试。在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搭建起了时代桥梁,确立了中国是个新的艺术形态,打开诗歌创作的新纪元。
在戏剧方面,不仅与罗家伦合译了易卜生的《娜拉》,而且自己创作了戏剧《终身大事》。在小说方面,他虽然没有创作,但是他翻译了很多小说并且向新的文化工作者推荐小说名著,并且由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胡适看来,“小说之宗旨有二:一以娱人,一以淑世。无论娱人淑世,小说之法不出两端:一在状物写生,一在布局叙事,吾国小说盖以状物写生胜,西方小说则兼二者之胜。今当以西方之结构,补吾之不足。”
在胡适的小说简介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学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方面,在学术、文学、思想等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他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和理性思想,也在今天帮助着青少年树立独立自主的人格,形成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