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技术。观音菜宜采用遮阳覆盖栽培,多采用遮光度为45%-70%的黑色遮阳网,可有效地遮光、降温及减缓雨滴对土表的冲击。在春、秋季,温度适宜,光照适中,此时移栽有利于植株的成活、分囊和提高早期产量。
一般一次种植,多年多次采收,可连续采收3-4年。观音菜可进行常规栽培,也可软化栽培。或两种栽培方式相互结合进行,软化栽培可避过多雨或炎热的季节,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一般二年生的观音菜进行软化栽培较为适宜。
(2)繁殖方法。观音莱花而不实,生产上多采用分株繁殖。每年在3-5月或9-10月从观音菜株丛中分取植株,从老株上分生出来的带根植株,剪去叶片先端,剪平留约6厘米长,再剪去部分老根,直接移栽到大田,或移栽到营养钵中,置于阴湿环境处,经7-10天即可移栽至大田。
(3)移栽。观音莱宜选择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为好。在南方地区,观音菜需
搭简易遮阳网大棚,以避免阳光的直射而抑制植株生长。移栽前每亩基施2000 ~3000千克腐熟有机肥,经深翻细耙,以宽140厘米刨沟起畦,做成龟背形,每穴栽培3-5株,株行距17厘米×17厘米,每亩栽培6,000 ~7 000。移栽后要淋透定根水。
(4)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移栽5天后,可追肥1次以促使根系再生与发育,增加有效分蘖数。观音菜生长期长,充足的养分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施肥以勤施、薄浇为原则。适时、足量施用有机肥料或多元素肥料,以氮肥为主,配施钾肥,一般每采收1次应追肥1次。亩施有机肥300~500千克。可结合培土进行追肥。
观音莱喜湿洞的土壤,忌渍,雨季要及时排水,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早季则要及时淋水,排水不良常导致根群腐烂、叶片黄化、分蘖锐减;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干旱也会减少分骤,引起叶片短缩,纤维化增大,品质下降,食用时带有苦味。
2)中耕除草及培土:观音菜根为弦状须根系,根毛少,吸收养分能力弱,植株缓苗后宜进行中耕除草,以增加土壤的空气含量,促进根系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由于根系浅生,在每次采收后宜培土覆盖其裸露的根系,特别是在多雨季节,培土压肥是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每次采收后,待靠近地面的假茎伤口充分愈合后进行培土压肥,可减少病害引起的烂苑现象。
3)软化栽培:观音菜不仅可以常规栽培,而且可进行软化栽培,收取莱黄。软化栽培时新生的叶片及叶鞘呈黄
白色或淡黄色,组织柔软,纤维少,在植株生长旺盛时,割取地面鲜菜后,随即进行软化处理。软化栽培常用竹简、瓦筒等不透光材料,倒扣于植株茎上,竹简、瓦筒具有不易传热等特点,在炎热多雨的季节较宜采用此法。一般瓦简上有孔盖,白天将孔覆盖好遮光,晚上将孔盖拉开,以利于通风及降低温度、防止腐烂。春、夏、秋三季经7-10天,冬季和早春经10-15天就可收割1次。在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进行软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