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常在和答应,早在明朝时宫内就有了,只不过明朝宫内的常在和答应只是地位非常低下的宫女和杂役,而清朝时却是皇帝的小妾,可见地位悬殊。
据史料载,明朝官中的答应还有大小之分,其地位排在宫人之外。而且,明朝的答应不单是指宫女,连太监也被称为答应,他们主要在司礼监任职,地位比当时的提督太监和掌印太监低多了。
明朝后宫的妃嫔之所以能在民间选,这和朱元璋农民出身有很大关系,所以明朝不注重门第。
但是清朝就不一样了,他们事事讲究等级制度,虽然打着选秀女的旗号,但是入选的女子,若是由八旗户籍中选出的,地位较高,可选妃立后;若是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就不叫秀女了,而是改称为官女,地位低下然也有机会晋升为嫔妃,但是终归希望渺茫。
可以说,清朝的选秀女制度是独树一帜的,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般来讲,挑选秀女是三年一届,参加选秀的秀女年龄不低于十二岁,也不超过十七岁。秀女一旦被选到宫中,就会成为妃,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
但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能成为宫女,等着某天皇帝的临幸,成为嫔妃中的一员。
据史料记载,清朝后宫制度还规定在皇帝大婚之前,要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封为宫中女官的职衔,献身皇帝。
清朝,皇帝的后宫佳丽不到三千,但是也绝对超过七十二嫔妃,尤其是康熙、乾隆时期。
道光皇帝之后,后宫的嫔妃愈来愈少,末代皇帝溥仪只有两个嫔妃,即婉容皇后和文绣皇妃。
溥仪迎娶婉容皇后时,清朝已经被推翻了十一年,但是排场仍然很大,据说花掉了三万两白银。
据说,婉容不仅容貌端庄秀美,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位较为开放的中国女性。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具有开放意识的中国女性,因为清王朝的皇后头衔度过了她凄苦的一生。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后妃制度虽然较前几朝在封号和数量上有所变化,但是主线上还是沿袭了周朝的后妃制度。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和一夫多妻制坑害了多少女子,她们在这深宫院里,穷其一生,好的结果无非也就是位列妃嫔。其中的哀怨凄苦,又有谁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