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是国饮,大江南北,有人家的地方,基本家里都会备有茶。因为,百姓开门的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饮茶方式的已经经过多次变更,现在喝茶的方式,与古人的饮茶方式已经大有不同。
今天,原祖山带大家一起看看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茶馔(西汉~六朝)茶叶最早的用途正是药食两用,可以作为药材,也可以作为食材。
所谓的茶馔,即把茶叶当成是食材做成食物。
从春秋时代开始,茶自药用阶段进入食用阶段(《晏子春秋》称为“茗菜”)。
晋代傅咸在《司隶校尉教》记载过:“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
唐朝杨华《膳夫经手录》谓:“茶,古不闻食之,自晋、宋(魏晋南北朝的“刘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唐·开元进士储光羲亦有《吃茗粥作》一诗,有“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之句。由“膳、饭”二字,可知所谓的“茗粥”,应是茶叶熬成的粥。
擂茶粥
至今为止,在我国民间不少地方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同时各地也保留并开发了许多“茶馔”,如“炸雀舌”、“龙井虾仁”、“八宝茶粥”、“普洱茶猪手”、“红茶炒鸡丁”、“茶香桂鱼片”、“茶香排骨”、“茶叶蛋”、“樟茶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