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31岁的大熊猫“英英”因病抢救无效死亡。饲养员王燕芳陪伴它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程。在她的印象里,“英英”是一只母性很强、爱干净、总是“微笑”的大熊猫。相处多年,她与“英英”已经建立了人与动物间的信任与温情。那天,看到“英英”离去的面容,王燕芳无法形容心里的悲伤。那些与“英英”相互陪伴的情景只能在回忆或者梦境里出现了。让她欣慰的是,“英英”已是少有的长寿大熊猫,它也育有多个子女,也算是寿终正寝了。作为一只野外抢救回来,在圈养条件下安然生存的大熊猫,它的生命也曾那么幸运与精彩,它的基因已经延续,它的故事不会因它死去而消亡。
根据大熊猫的生态习性,一般把20岁以上年龄段的大熊猫归为老年,目前专家会将21岁及以上划定为大熊猫的老年阶段。但也还有颇多争议。特别是在圈养条件下,有均衡的营养、有几乎不受天敌和自然灾害威胁的生存环境,已经进入老年阶段的部分大熊猫还会发情,甚至成功生育。可能,作为一种从远古穿越而来的物种,大熊猫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但无论如何,回溯圈养大熊猫的历史,已有不少大熊猫步入当前意义上的老年。在熊猫中心,有超过11%的老年大熊猫在时间流逝里更显衰老。
这是熊猫中心每一个人,特别是都江堰基地饲养员们必须面对的心理挑战和情感考验。
“我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个圈舍挨个儿把它们看一遍,确认每一只大熊猫都能动,在呼吸,我们才能安心工作。”王燕芳说。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无法回避大熊猫的死亡。就在2023年的7和8月,25岁的大熊猫“公主”和29岁的大熊猫“月月”分别永远离开了它的饲养员和关心关爱它的人们。再往前一点,
2023年的1月,大熊猫“紫金”也因病抢救无效死亡。
“紫金”的命运让王燕芳十分感慨。
2006年,人们把“紫金”从野外救助回来。当时奄奄一息的它,左嘴唇和左鼻部缺失,除严重营养不良外还有很多疾病。救治后,无法再重返野外的“紫金”成为了圈养种群中的一员。它没有其它大熊猫漂亮,甚至有些“丑”;它的吃相也没有其它大熊猫那样优雅,只能吃剪碎的竹叶、精饲料混合成的流食。但这并不影响饲养员对它的关爱,甚至倾尽更多的关心。同时,它的坚强也感动着所有认识它的人。前几年,“紫金”的身体每况愈下,到后来,后半身瘫痪不能动。为了尽可能地延续它的生命,饲养员总是把食物切碎递到它嘴边,天气好的时候,把它抬到院子里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