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倒是个“以退为进”的高手,对面这个请求,他连连推辞,说自己麾下都是残弱之兵,也没有什么可用的将领,打不了这样的仗,逼得范质只能把全国的兵权都交给了他。
其实这件事充满了历史的玩弄性,因为就在许多年前,赵匡胤最早投奔的郭威,正是以契丹犯境的理由,把军权夺了过来,从而颠覆了后汉建立了后周,而此时赵匡胤几乎是做了一模一样的事,但后周朝廷却丝毫也不记得前车之鉴了。
最后一点阻力也因为朝廷的昏庸而解决了,此时赵匡胤称帝的心思已经可以和那位“路人皆知”的司马昭有的一拼了,很快,开封城中的大街小巷里都已经传起了如出一辙的“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流言,唯一还被蒙在鼓里的竟然只有太后、皇帝及一众大臣。
这里还有个趣闻,话说赵匡胤在听到流言后大惊失色,马上就要办大事,怎么外面传的满城风雨,他惶然无措地跑回家找人商量。
此时他的姐姐正在后厨烧饭,听到他的话怒气冲冲跑出来,拿着手里的擀面杖对着他的脑袋就敲了一下,又把他大骂了一顿:“大丈夫立于天地间,何以优柔寡断,无论成事与否,都不要来叨扰家人。”
赵匡胤被这一下敲蒙了,捂着脑袋便出门去了,过了两天,他率领全军出征,浩浩荡荡的人马越过开封城墙,向北方而去。
还没走多远,到了陈桥驿的时候,当夜部队就地扎营,赵匡胤大宴将士,自己喝多了,部下们一拥而上,把早就准备的龙袍往他身上一披挂,然后嘴里说着一些类似于“吾皇万岁”之类的话,就把他捧成了皇帝。
等到赵匡胤第二天一觉醒来,猛然发现自己怎么就登基了, 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而且手底下的人个个意向坚定,他一时“无法推辞”,就这么认了。
明明是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但赵匡胤却在当天顶着宿醉就带领全军一路*回了开封城,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他这边,负责镇守陈桥门的两位将领对朝廷忠心耿耿,始终不肯打开城门,赵匡胤只好绕到了另一扇门,守门的亲信一溜烟就放军队进了城。
赵匡胤甚至都没有遭遇什么抵抗,只有侍卫亲军司的韩通带领着一小部分人殊死抗击了一阵便被全数剿灭,于是乎赵匡胤很快占据了皇宫以及整个开封城。
第二天一早,后周的恭帝便发文昭告全国,将自己的皇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荣登大宝,改国号为宋,就此建立起大宋王朝。
很显然,不管在任何朝代的开创之初,对于前朝的皇族宗室如何处理,总是非常暴力的,毕竟在江山未稳的时候,办事儿还是狠一点比较好。
但就如同被粉饰过的“陈桥兵变”那样,赵匡胤似乎和其他皇帝都不太一样,他对于后周柴氏宗族的态度十分温和,不仅没有大开*戒,反而非常优待。
其实这就是在从侧面证明太祖皇帝的贤德,虽然赵匡胤固然有着很高的政治手段,但他真的完成了自己的诺言,让柴氏子弟得以善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