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理上来说,后周的两位君主郭威和柴荣都对赵匡胤有着很大的知遇之恩,而且在生前都对他十分信任,赵匡胤现在已经夺了后周的江山,如果再妄造*孽,无论如何也逃不脱一个残暴的骂名,但有些事不能明着做,却可以偷偷做。
柴荣一共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已经早夭,除了即位的恭帝柴宗训以外,还剩下柴熙谨、柴熙让、柴熙诲三人。
禅让完成以后,赵匡胤表示非常满意,态度也很好,把废帝柴宗训降为郑王,其他几人也分别封为曹王、纪王、蕲王,各个都身负王爵,条件待遇也都很好,还有一些特殊优待,看起来算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自从后周灭亡,这些柴氏子孙当然也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没什么人再过多关注了,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结局被人轻易忽略掉。
实际上,大宋建立两年后,柴熙谨就去世了,原因不详,年仅十岁,柴宗训退位时年仅七岁,当了十三年郑王后,也不过二十一岁,但年纪轻轻便去世了,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而另外的柴熙让、柴熙诲干脆直接失踪了,任何史料中都找不到他们后来的下落。
于是柴家血脉便如此断绝了,后来虽然还能看到不少柴姓出现,但那都是柴家八竿子打不着一起的远房旁支了,真正的皇家嫡系,早已在宋朝建立后的十几年内相继无影无踪。
小说里的柴进
事实证明,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没有“温柔”的例外,赵匡胤所做的,只不过是给自己的面前蒙上了一块遮羞布,但却无法真的抹去所有痕迹、堵住悠悠众口,其中不堪的事实仍然能透过史书流传下来,让如今的我们窥见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