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特色,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完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2 21:10:34

导语

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他的生卒年不详,据《唐才子传校笺》考证,他的寿命较长,约生于开元四、五年间(716-717),约卒于大历末(779年前)。

张继出自文学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诗人,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3。他博览有识,好谈论,颇重气节,不逢迎权贵。

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中进士及第。他与皇甫冉有髫年之交,契若金兰。他还与刘长卿、高仲武等诗人交往甚密,时有往来赠答。

张继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曾游历会稽、越中、丹阳等地,并写下了许多纪行游览和酬赠送别的诗作。

上元二年(761),张继在苏州,写下了《阊门即事》,描写了农民被召从军后田园荒芜的惨象。

张继在大历初年(766-770)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盐铁判官,并外挂检校祠部员外郎从六品的虚衔。他在任职期间曾去武昌,并与皇甫冉以诗互酬。

张继在大历末年(779年前)去世于洪州,刘长卿曾作《哭张员外继》痛悼之。

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特色,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完整(1)

第一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名作,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途经苏州城外的枫桥,夜泊于江边,感受到了江南深秋夜景的幽美和自己的羁旅之情。

这首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语言精炼,意象生动,构成了一个清远幽深的艺术境界。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一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表示夜已深,乌啼表示寂静无声,霜满天表示寒气逼人。

这三个景象都给人以孤寂冷清的感觉,为后面的愁眠作了铺垫。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写了江边的两种景物:江枫和渔火。江枫是秋天的特征,渔火是水乡的特色。江枫和渔火相对而立,形成一种静动、暗明、岸水的对比。

对愁眠表示诗人面对这些景物而感到忧愁难眠,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和家国的思念。

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点和方向。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寒山寺是一座古刹,位于苏州城西一里处的枫桥附近。诗人泊船于枫桥西岸,隔江望见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这一句也为下一句的钟声作了铺垫。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写了诗人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到的情绪。夜半是最寂静的时候,钟声是最清晰的声音。钟声从远处传来,显得空灵悠远。到客船表示钟声传到了诗人所在的船上,也表示诗人是一个客居他乡的旅人。

这一句既衬托出了夜的静谧和深远,又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清寥。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它以客观景物为线索,把诗人内心的感情融入其中,形成了一个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气韵高雅、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特色,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完整(2)

第二首《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宿白马寺》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白马寺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伤时感怀和思乡之情。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这两句写入白马寺时所见所感。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寺,因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法,有天竺僧人带来佛经,由白马驮来而得名。

白马驮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但安史之乱后,白马寺遭到严重破坏,只剩下断碑和残破的塔院。

诗人从眼前的景象想起往昔的盛事,一“空”一“见”的鲜明对比,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他当时的感伤情绪,从中透露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这两句抒写宿白马寺的感受。诗人在破旧的茅屋里过夜,听到萧瑟的秋风和淅沥的秋雨。这些声音都触发了诗人思乡念亲的愁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浓”字就显得极为自然而突出。

至此,伤时之恨,身世之感、羁旅之愁在诗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因而使此诗成为继《枫桥夜泊》后的又一写愁名篇。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结构对称而紧凑,音律和谐而优美,是唐代七言绝句中的佳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特色,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完整(3)

第三首《阊门即事》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阊(chāng)门即事》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战乱给苏州地区带来的荒凉景象和人民的苦难。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这一句写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耕夫都被强行征召去从军,跟随战船出征,留下了无人耕种的田野,春天本应是播种的季节,却只有野草茂盛,一片荒芜。

这里的“楼船”是指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也暗示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这一句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耕夫和楼船、春草和万顷田相对照,突出了战乱对民生的影响。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登上城楼观望苏州城郊的凄凉景象。吴门即阊门,是苏州城西的一座城门,也是苏州的重要标志。

一个“试”字,写出了诗人未上先惊的心理。郡郭是指郡城的郊野,原本应该是人烟稠密、炊烟袅袅的地方,而现在却只有寥寥几处新烟。

新烟是指清明节后重新起火的烟火,因为古代风俗,在清明节前三日是寒食节,禁止烧火。

这里用新烟来衡量人家的多寡,反映了战火给苏州带来的灾难和人口锐减。这一句用了设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的惋惜和哀怨。

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特色,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完整(4)

第四首《会稽郡楼雪霁》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会稽郡楼雪霁》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诗人在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登楼观赏雪后的美景,抒发了对越地风光和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这两句是诗的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江城指会稽郡城,昨夜下了一场大雪,今天放晴了,雪花如同白色的花朵,美不胜收。

郢客指诗人自己,他是从郢州(今湖北荆州)来的客人,登上郡楼,和其他人一起欣赏这雪景。

齐望华表示大家都惊叹于这如花的雪景,也暗示了诗人对这里的向往和敬仰。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

这两句是诗的承上启下,描写了城外的两处名胜。夏禹坛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所建的祭坛,仍聚玉表示坛前堆积着晶莹的积雪,寄托了诗人对大禹的敬慕之情。

西施浦是西施出生地的水域,更飘纱表示浦上的雾气如同轻纱一般飘荡,增添了一种朦胧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西施的怀念之情。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这两句是诗的转折,描写了日暮时分的景象。帘栊指城楼上的窗帘和窗棂,寒风度表示寒风从窗户中吹过,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气氛。

睥睨初晴落景斜表示眼睛斜着看向初晴后的落日景色,有一种傲视和不屑的意味。这里诗人可能是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不平之心。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这两句是诗的结尾,描写了夜幕降临时的景色。数处微明销不尽表示远处还有几处灯火隐隐可见,没有完全熄灭,显示出越地人民的勤劳和坚韧。

湖山清映越人家表示湖水和山峦清晰地映照着越地人家的屋舍,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越地风光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七律作品,语言清新淡雅,意象生动优美,结构严谨完整,情思深远含蓄。它不仅展现了会稽郡楼雪霁后的壮丽景色,也展现了诗人对越地历史和文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特色,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完整(5)

总结

张继的诗不迎合权贵,不附和时尚,不矫揉造作,而是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一种清高自傲的气质。

张继的诗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寓于自然景物之中,使诗意与景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他的诗句句可感可画,语言生动具体,富于音乐美和色彩美。

张继的诗不仅写景,更写情。他的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又有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抒发。他的诗通过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幽远的意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