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原始的窄短村巷,眼前豁然一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说大雪如梨花,而我的眼里梨花似落雪。铺天梨花灼灼耀耀,暗香飘游,诗意了大山里的乡村。我们在陌上穿行,累了就枕着地上的苜蓿小憩,单纯地陶醉与快乐。返途中我靠窗而坐,望窗外山边,绵延几公里的梨园雪堆云涌,宛如仙境。
五月中旬,曹家坪千亩紫斑盛宴邀约,我们才知道原来临洮历来有“陇上花圃”的美誉。车子绕过九拐十八弯,下车时,映入眼帘的便是群山环绕护着一片花海,你只见远处,却不知边界在哪。园里300多个牡丹品种,硕大的花朵在漫山遍野里争奇斗艳。如果你从空中拍摄,拍到的一定是一块巨大的绿底牡丹团花绸布展在大山怀抱中。园里还有珍稀的高枝牡丹,树高超出3米,最老的树已600多岁,却并没有虬曲的枝干,不显沧桑之态。
这回赏花,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当我们意犹未尽地爬上高坡进入牡丹花苗培植园时,看到葱绿的花苗下那片干得裂开的黄土地,真的难以置信。我把黄土地与牡丹花的对比图发到朋友圈,配文:“这样妖娆的花儿,你不知道它是在怎样干裂的土地上长叶结蕾然后欣然怒放的。”很快,当地一个朋友在评论区回复:“我们大西北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样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奋斗不息。”那一刻,说实话,我都有一种眼眶发热的感觉。我想,他们骨子里的豪爽应该也是如这些花一样的,在对抗苦难中强壮了筋骨,然后竟在不知觉中超越了旧我吧。
在临洮呆得久一点,我发现这儿的人都喜欢绿植喜欢花。在农家屋前,最常见的是“七朵花”(当地人这么称呼),花枝笔直,每条枝上开七朵花,粉中带白或红中带粉,十分喜庆。当然装点农家小屋的可能还会有紫色的芋花丶白色的蚕豆花,黄色的油菜花……
我们入乡随俗,在酒店的房间里同样每天用鲜花点缀生活。这儿鲜花卖得很便宜,一束五六枝,每束5块或8块。蝴蝶兰牡丹花玫瑰月季,芍药剑兰百合向日葵……,除向日葵外,所有的花都有多种颜色。我们隔三岔五地去买一束花,大家买不一样的,回酒店后拆开互相搭配养在水里,落下来的花瓣我把它们铺在梳妆镜的玻璃台上,西北空气干燥,不用担心它会腐烂。每日下班回到酒店,见一室温馨,闻花香微渺,顿觉心中宁静,岁月温柔。
在临洮三个多月,我们邂逅了一场花的盛会。再次穿行连接临洮与中川机场的高速公路,沿途大山依然草色寥寥,但我已经知道,这条劈开大山的公路延伸之处,有壮阔的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