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亲人上午去还是下午去,祭奠亲人三周年有什么规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5 00:56:20

火葬场,一直都是自带恐怖氛围的死亡站点。

如果说医院是生与死的转折点,那火葬场,就一定是凡人通向死亡的传送门。

在民间说法中,火葬场中常常有怪声出现,有时像愤怒的呐喊,有时像无奈的哭嚎。

身为肉体凡胎,人们虽知死亡无可避免,但当真正与死亡正面交手时,难免会因过度害怕而失去理智。

也正是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承载着死亡使命的火葬场,多少都带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玄学”因素。

祭奠亲人上午去还是下午去,祭奠亲人三周年有什么规矩(1)

为了能让人们不再恐慌,全国各地的火葬场纷纷“改良”,用约定俗成的“奇葩”规矩来消除人们心中对死亡的负面看法。

但让人意外的是,“奇葩”的规矩越来越多,人们对火葬场的害怕却也与日俱增。

特别是“下午3点后不再火化”的规矩,直接拉满了人们对鬼魂的恐怖猜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与火葬场有关的“奇葩”规矩背后,究竟还有着什么样的讲究?

火葬——千百年来的文化选择

既然火葬时容易出现“幻觉”,那为什么不干脆选择更加省事的土葬?

相信很多人在进入火葬场时,都曾想过这个问题。

但其实,作为人生在世的最后一站,关于死后身体的处理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祭奠亲人上午去还是下午去,祭奠亲人三周年有什么规矩(2)

直到今天,一部分奉行入土为安的国人,依旧不喜欢用火葬的方式来迎接死亡。

毕竟,身体发肤都受之父母,在百年后徒留一地骨灰,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更何况,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规矩,多半也是全须全尾的土葬。一想到在死后还要接受火焰的炙烤,大多数人的心情都不太妙。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火葬之于古代,虽名不见经传,但却并非是稀罕事件。

“燎,使人于岳。”

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古人就曾对火葬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

不过在那时,火葬,是作为一种严酷刑罚而存在的。

它的使用对象,大部分都是一些触犯众怒的罪人。

人尚巫,使用火葬,一方面可以在“行刑”时发泄对罪犯的恨意,一方面也有着祭祀之意。

祭奠亲人上午去还是下午去,祭奠亲人三周年有什么规矩(3)

在这个时期的火葬,本意并非为了给人“入土为安”,而是倾向于诅咒和惩罚。

直至到了尊卑秩序渐渐完善的周代,火葬依旧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惩罚手段。

在当时的执政者看来,火葬之法野蛮粗鄙,与皇室尊贵无上的身份不符。

特别是在当时的少数蛮夷民族实行火葬的情况下,是否坚持土葬,就成了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方式。

为了将自己与野蛮民族区分开来,当时的中原人士,对自己死后身体的保存情况有着近乎极端的追求。

土葬、厚葬、死后尸身不腐,随着等级观念的不断强化,丧葬方式的优劣也成为了皇宫贵族互相攀比的一大方面。

祭奠亲人上午去还是下午去,祭奠亲人三周年有什么规矩(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