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
如果问什么衣物最能代表宋代服饰特色,那答案一定是褙子。
不仅仅是因为褙子是宋代才开始出现,而在当时能够有这么一件被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贵贱喜爱的衣裳,确实是一件神奇的事。
紫灰色绉纱镶花边窄袖褙子 福建福州南宗黄昇墓出土
褙子是在宋代衫的服式中非常有特色的款式,又称背子、绰子。
关于名称的来源来有一说法,“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背子’”。即宋人认为,褙子原本是婢妾穿的服饰,然而因为婢妾常常立于主妇之后,称之为“背子”。
由于褙子开衩的上衣行走时非常方便,起初常常作为婢女服装,后来被贵族采用逐渐发展成常服。
宋代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侍从,优伶乐人均爱穿着褙子,并常常配以长裙、裤等衣物。
褙子的形制一般为直领对襟,前襟常敞开且不施襻纽,袖有宽窄二式,两侧开高衩直腋下,领、袖口、衣襟等处通常会镶有缘饰。既有齐膝或在膝上的短褙子,也有长及膝下长褙子。
褙子的流行不仅仅因为其穿着舒适得体,和宋代的审美也是分不开的。
宋朝女子穿上褙子后整个身形会显得更为瘦弱,符合宋代盛行的文人气息,清新脱俗中又典雅大方,带着几分随性洒脱,是宋代女子服饰中最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
宋《瑶台步月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