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华岳仙掌首一景,骊山晚照光明现,灞柳风雪扑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雁塔晨钟在城南,曲江流饮团团转,咸阳古渡几千年,太白积雪六月天。"这首八句诗写的就是驰名中外的"关中八景",也即"长安八景"。
灞柳风雪为西安第三景。灞桥,又称霸桥。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霸桥。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在灞河两堤岸边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像冬日雪花飞扬,成为一道别有情韵的景致,因而有人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灞柳风雪"。
灞 桥
古时的关中地区虽然富庶,为帝王之所,但是地处西北一隅,位置仍然比较偏僻。人们东往中原,南往江南、岭南,北往燕赵,都要东行到灞桥渡河。送客的人最远送到这里便执手告别。从长安到灞桥,一共有二十多里地,此处一别,便音信渺茫。亲人、友人、情人在此作别,那种留恋、那种伤感、那种牵挂之情自当难以言表。柳与留谐音,代表留恋、留念、留住的意思。送行的人为了表达这份情感,在启齿无声之时,会折一枝细柳,赠给即将踏上旅途的一方,一切牵挂和真诚的祝福自在不言之中。接受了柳枝馈赠的人,即接受了沉甸甸的离情别意,也背上了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带走了一缕缠缠绵绵的思念。当地还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诗句,因此,此桥也曾被叫作"销魂桥"。
灞 桥 送 别
古人在折柳送行时,有的会用音乐表达依依惜别的思绪,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这样唱道:"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行客儿。"有的还会借诗表达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这样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刘禹锡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关于"酒"和"柳"的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由于折柳送别成了一种流行的习俗,以致灞桥一带的柳枝有的被折残,有的被折尽,张籍《蓟北旅思》中这样写道:"客厅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施肩吾《折柳枝》这样写道:"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由此可见,柳以其柔长枝条,漫天飞絮,表达了多少无法言表的怀念与相思。
折 柳 送 行
那么,当时的人们又是怎样想到折柳送行的呢?这种风俗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关于此,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传说。
相传,当年大诗人白居易在朝中做刑部尚书时,看到宦官专权,曾发出"羞与为伍"的慨叹,决心辞官东隐洛阳,了却余生。当时他已年过花甲,而他的小妾柳枝还是一位少妇,为了不误人青春,他千方百计说服樊亲,让柳枝返回老家杭州,另寻如意郎君。
白 居 易
柳枝虽和诗人年龄悬殊,但她钦佩诗人的才华,敬重诗人的气节,因此两人感情深厚。分别这天,二人到了灞桥,白居易举起酒杯说"柳枝,汝今南归,我今东隐,望随遇而安,各自保重吧!"柳枝接过酒杯说:"我俩今日一别,从此天各一方,一个天涯,一个海角,不知还有没有再见一面的缘分。"白居易听了,心如刀绞,老泪纵横,他不忍面对这生死离别的情景,便背过脸去,挥手让柳枝快走。
柳枝走上灞河河坝,费了很大的周折终于折下了一枝杨柳,送给诗人,并挽住诗人的袖口,说了四句意味深长的话:
灞河岸边柳青青,
长安一别难相逢。
我赠郎君一支春,
但愿稍慰多情人。
说完,晶莹的泪珠溢出眼眶。二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令河神大为感动,河神施展神力把柳枝的串串泪水化为条条柳枝,倒垂下来,从此灞河的柳树就变成为垂柳,这一带的景色也显得更加清新妩媚了。
伤 别
白居易在洛阳闲居其间,孤独寂寞,心情惆怅。在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望着杭州的方向发愣发呆,一站就是好长时间。一天,在南方做官的刘禹锡给他寄来一首有关柳枝的诗,诗中写道:"其奈钱唐苏小小(六朝名妓,喑喻柳枝),忆君泪染石榴裙。"读完此信,诗人内心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止不住的泪水刹时模糊了诗人的双眼。
为了对柳枝灞桥赠柳的情景表示深切怀念,诗人将当时颇为流行的一首民歌改成词牌,取名《杨柳枝词》,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六幺》、《水调》家家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翻杨柳枝。
灞 桥 柳 枝
随着《杨柳枝词》的传播,折柳送行逐渐成了关中一带的一种时尚。大官小吏、文人墨客以及普通百姓都竞相效仿。一时间,折柳送行的方式迅速蔓延,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