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北宋政府对军队采取严格的控制,统兵权和调兵权是相互分离的。
将领外出打仗不能根据战场情况机动行事,必须听从中央命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肘了对外作战的进程。
此外,北宋政府官员机构冗滥,行政指挥效能大打折扣,这些对于对外作战都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北宋政府推行养兵之策,该政策是为了防止民变而诞生的,存在很大的弊端。
如招募来的农民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即使入伍后也没有相应的练习,这就导致军队的素质整体下滑,在军队中形成寄食阶层。而北宋面临的对手是善于征战的游牧民族,战争的境况可想而知。
随着摩擦作战次数的增加,北宋积弱的局面愈发严重了。
再次,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出现,形成唐末五代那样的局面,在军队里推行更戍法。
全国各地驻扎的军队定期进行轮换,防止将兵结合,割据一方。此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遭遇战争时,由于将领与士兵不熟悉,很难很好地指挥作战,军队的整体凝聚力也较差,这些都是导致北宋在对外战争中呈弱势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于北宋重文轻武的传统,所以朝中优秀的将领数并不多,在作战的时候如果没有优秀且富有经验的将领准确判断形势、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很容易在战争中失利、陷入被动。
以上诸多因素的合力,使北宋政府在对外作战中大都处于被动地位,形成积弱的局面。
与此同时,到了北宋中后期,由于田制不立的政策,土地兼并已经无法抑制。
大量的自耕农失去土地,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宋政府的统治危机更加严重了。
而占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们,将财富紧握在自己的手中,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只得从别的地方搜刮财富,社会积弱局面加剧,百姓的日子更难过了。
三、 因循苟且风气和范仲淹改革宋太宗在即位以后,便指出“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后代继位的宋朝皇帝都谨遵祖宗之家法,皇帝如此,大臣们自然也多遵循祖制,因此北宋时期的“无为”思想是十分盛行的。
官员们大都以老成持重相互标榜,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因循守旧的风气,成为主流。
官场上整体的风气如此,官员们大都按部就班,时期一到便可照例升任,所以能有革新思想的官员很少。
北宋中后期社会危机加重,一些有着清醒头脑的士大夫明白不改革就无法使北宋王朝平稳地运行下去。
他们针对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但由于当时整体的官场风气,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皇帝自然也置之不理。
宋仁宗时期,为了缓解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着手改革。
范仲淹是一位一心为国为民的忠臣,他根据自身的经验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列出自己改革的具体条目。
范仲淹提出的十项改革主张,主要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
范仲淹认为,官僚机构对于国家的运转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方面。
比如提出“精贡举”之策,就是对现行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除了考诗赋外,还要针对目前国家发展的问题考策论,选出真正务实的人才,以更好地推动改革的进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范仲淹此举可以扩大改革派的官员基础,但其本意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又如推行“抑侥幸”之策,加强对那些通过恩荫入仕官员的考核,合格者才能够任官,不合格的取消其任职资格。
这就提高了官员的质量,更利于推动选官的公平性,为政府工作的官员能力强了,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
改革之初范仲淹就直接挑势力最大的利益团体开刀,这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也暗示了改革最终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