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74年的潘粤明,如今48岁了,人生已经进入下半场,可他却频繁想起上半场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
前些年,潘粤明找到了小学时教自己画画的杨老师。
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了,由于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家总是会很快忘记眼前的事情,反而对过去的人和物记得相当清楚。
与杨老师再次重逢时,潘粤明已是中年,可在对方的记忆中,他仍是十八九岁的学生模样。病痛模糊了记忆,却以另一种形式留住了时间,只是故事里人都已不再年轻。
潘粤明与杨老师一起画画
所以潘粤明越来越怀念,好像只要回忆还在,那些时光就永远不会远去和消失。
和从前的朋友聚在一起时,他仍旧喜欢去北京的老胡同里逛逛。他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长大。
生命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都是诞生于那些狭窄的胡同里。
幼年潘粤明在北京胡同
他记事儿特别早,印象中记得的第一件事,就是唐山大地震。那一年他2岁,地震发生后姥姥慌慌张张地抱起他往外跑,直到出了胡同才发现外孙的头一直朝下。
多年以后,姥姥去世,他也离开了胡同,旧屋盖起了大楼,记忆里有姥姥的四合院成了他永久的家乡。
潘粤明与姥姥合影
稍微大一点后,潘粤明成了胡同里的皮小子。
夏日的傍晚,晚饭过后,年幼的他会抱着家里切的半瓤西瓜上街寻找小伙伴,呲水枪、拍洋画、丢沙包,或者顺着电线杆子爬上房“登高望远”,胡同里的夜晚永远不缺笑声。
玩累了,就花几毛钱买根冰棍,坐在马路牙子上看大人下棋、打牌,一般看到半截,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被蛐蛐的叫声吸引,几个小屁孩再追闹着往灌木丛里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