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籍艺人韩雪表演苏州评话
甚至可以通过拍摄一些电视剧和电影来展现苏州评弹的前世今生。
- 利用旅游业带动苏州评弹的发展
众所周知,江苏是个旅游业大省,旅游经济非常发达。
游客来江苏旅游时就可以通过售卖套票的形式来促进苏州评弹的发展。
五星级大酒店设施齐全,很多酒店本身设有茶室或其他专供表演的场所,如果能够提供场地给评弹艺人进行表演对于入住的游客来说想必也很有一番吸引力。
普通酒店没有这样的硬件实力可以和附近景区的茶馆或者有评弹表演的剧场合作。
一边喝茶,一边去听上一段地方风味的评弹也是旅游过程中的一种放松和享受。
有了更多的表演机会才能减少评弹艺人的流失,艺人留下来了才能有更多人研究发展评弹表演,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王建中、包海燕演绎苏州评弹《桃花扇》
- 不要让苏州评弹通俗化
很多人认为地方戏曲萎靡的现状是由于方言受众不广,如果将方言演唱改成普通话演唱便可以招揽更多的观众来听。
我不认为这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普通话版本的苏州评弹跟流行歌曲相比又有什么竞争力呢?
大众流行趋势常常会变,如果苏州评弹为了迎合大众一直改来改去,最终就会失去特点。
评话名家金声伯表演苏州评话
周深做为贵州人,也不见得能听懂苏州话,但这不妨碍他喜欢并在舞台上表演苏州评弹。
我不是江苏人,虽然听不懂苏州话,但也一样不妨碍我喜欢《无锡景》喜欢苏州评弹。
经典的艺术作品怎会受语言、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只是彼时抑或当下的新鲜事物太多、生活节奏太快,人们还未来得及做出选择而已。
本周《歌手·当打之年》出现了终极奇袭赛制,奇袭歌手如奇袭成功,则直接淘汰当场最后一名,所以竞争异常激烈,每位歌手都几乎展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
在一众歌手混战中,我独爱周深演绎的《相思》,它算不上高技巧,却很特别。
结合上一场的《达拉崩吧》,周深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歌手不忘经典却又紧跟先锋潮流的态度。
很期待歌手们的下一场演出。
谢谢阅读,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
一起追忆娱乐圈的似水流年!
本文原创,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