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历史剧,与早期中国观众组成和影视剧传播的平台有很大关系。
8090年代,直至中国网络视频时代崛起之前。
那时的观众消费影视文化的平台,不管什么阶级年龄都是电视台,条件好的有vcd和dvd。但和网络时代让青少年和中老年观众带来的审美割裂,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讲这个呢?
506070年代出身的观众,因为历史原因整体受教育的程度,不太高。他们对于影视文化的消费观,本质上并不怎么挑剔!
这些年播放玛丽苏宫廷剧、都市言情剧、婆媳撕逼剧和抗日战争剧。还是以前的历史正剧、年代剧、谍战剧等等。
难道不是同一批观众吗?
当时还是青少年的80后90后同样也在看,但他们整体接受教育程度较高,成年后进入互联网时代,立刻通过网络接触到发达国家优秀的流行文化。
国内中老年群体审美观,则停留在了原地。
这些似乎与中国历史剧衰落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剧的衰落,现在很多观众一味怪罪影视从业者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的水平下降。其实是顶层政府的政策导向——中间电视剧的生产商——播放平台与消费者,这些环节全部缺一不可。
简而言之:随着中国发展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中国历史剧自然而然出现了衰落的状态。
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一旦讲到早期的历史剧,还包括年代剧、战争剧、谍战剧和都市剧等正剧,都觉得非常好看?
当时的电视剧好看的原因是什么呢?
02中国历史剧的巅峰2001年签署WTO前的中国,当时的中国内地是计划经济时代,与现在市场经济导向的商业时代是完全不同的。
90年代前后的央视版《四大名著》,便是计划经济导向的电视剧最佳代表。
那个时代,体制内聚集大量中国文化领域的精英人才,拍摄影视剧可以不计较成本,可以不计较时间,可以不惜用精英去堆。
同时从影视业者的艺术坚持,对于商业汇报不要求(工资制)。
那个时代能用精英人才去堆,能动用中国军队去当古代士兵,能够请文化界的历史和文化学者做影视顾问——
现在当然也能,请顾问的钱财是不如小鲜肉的报酬,但也是需要钱的啊,这可和当时计划经济导向的效果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