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清明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4 00:31:10

杜牧原诗

1. 清明时节雨纷纷,

2. 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借问酒家何处有,

4.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清明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1)

意境描绘 王铁/著

说明:至此清明佳节到来之际,特为(据说是)唐代诗人杜牧作的《清明》诗作解 ,以之为先人祈福。

又有一缘,32年前,学生携妻与诗文从东北乡下闯来北京求教,时被诩为教育专家的大人先生们讥讽为“山野之人,狂想之文。”虽得如此,然学生秉承高堂慈训 : “问道志在访高士,弄斧今来入班门。” 班门弄斧,非为卖弄,而当志在求取真经。然所遇非人,亦为憾事。故退思书屋,遂诌得拙律一首,惜乎今朝只忆得残句:

山野之人敢斯文,

赤心教法鄙佞臣。

合璧荒家哭乱世,

一朝柱国报天恩。

总使青目观新宇 ,

弦歌问德奉予君。

……(惜乎后两句被忘却)

更思为了忘却的纪念,愿以步我后尘为生业的杨同学、史同学及众多后生们,读过此文能心有所悟,正气倍增。值此清明之际,特为同道描绘清明之诗。

1. 天色春气漫洇,一朵一片,满目都是模糊的青云。云随春风走 ,风推云气沉。风中的雨滴,不知不觉间,打湿了路人的衣襟。尘世纷扰,俗务缠身。出得城门行大路,无心看那如画的春天飘虹云,也辜负了那些穿着春装,衣带飘飘的画中人。真的不该漠视这春天的美画面,望那云里山光点缀 ,看这林中水色清新。

2 . 此刻,路上走的是满腹心事的诗人,城郊野地里,也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踏春。地上的烟霭,浮着一层淡淡的香火味,那是扫墓的人,在祭奠逝去的前辈,烟香味觉中 ,饱含的都是亲情和孝心。唯独诗人有翅难展,眼看今天,已无法为祖辈烧化纸钱,也不能回去填土圆坟。只能思绪万千,接天盈地。空荡荡的心里,如同周身断了魂。

3 . 清明难得晴,清明天多阴。如丝的雨,如梦的云,就在天域间洗落红尘。清明是纯洁天地的时节,清明是蓓蕾绽放的良辰。真该举杯同乐啊,幸为清明祝酒 , 恭谢天地同仁。就请问一声:哪儿有这样知情的酒家,哪儿有这样好客的乡邻?

4 . 祭扫的清明,追思纷纷;蓬勃的清明,雨露殷殷。真的令人思接千载,真的令人一振精神。环顾四野,春意盎然,无边的绿色向天际延伸。茵茵的草地,吸引了啃青的黄牛,几只小牛,围在母牛身边,步步紧跟。离得老远 ,还能听见那耕牛,哞——哞、哞——那雄浑的壮歌春天的声音。迎着春风细雨,空中还传来几声牧鞭甩动的脆响,戴着斗笠,骑在牛背上的牧童,一边吹着牧笛,一边放牧牛群。

诗人奔过去,大老远就伸手招呼高声动问。

牧童的笛声戛然而止,推开斗笠,手遮凉棚向这边探寻:“啊——你是问酒家?有、有,多的很。” 随着牧童扬起的手臂,诗人远远望去,就见远处有一片红黄相间的杏花林。林中有碧蓝的水,水边有拈花的人。杏林深处,有一个酒幌飘飘的杏花村。杏花村,杏花村,绝对不参假,诚挚捧温馨。酒香四溢名天下,酱香清纯到如今。

2022年4月2日辰时

於北京东燕郊坐地楼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