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描写诗人在哪里送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人及写作背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4 01:28:41

本文系作者霞影视分享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即当年的润州。相传是东晋王恭在这里任刺史时所建。登楼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说:“王昌龄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可见辛渐也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这次由润州渡长江,取道扬州而北上洛阳,这时王昌龄正任江宁(今南京郊区)丞相。于是他从江宁陪伴辛渐来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诗人在哪里送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人及写作背景(1)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就是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送别时写下的。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的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从写景入手,点出送别前夕的天气、季节。“连江”,满江。“吴”,指镇江一带。镇江在春秋时属吴地,三国时属东吴,所以说“人吴”。“入吴”,并非指诗人和辛渐,而是指“寒雨”。昨夜寒雨人吴,萧瑟的江风,使长江的江面乃至整个吴地笼罩在一片阴冷的雨幕之中。写“雨”,用一个“寒”字,就写了雨之冷。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诗人在哪里送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人及写作背景(2)

芙蓉楼景图

这暗示出作者凄寒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由昨夜推移到清晨,点明送别。“平明”,清晨,天刚亮的时候;“楚山”,指友人从镇江赴洛阳途中之山(即镇江附近的山)。清晨,风停雨住,客人就要起程了,北望隔江的去路,但见“楚山孤”。一个“孤”字,揭示出客路的孤单和寂寞。按照一般送别诗的写法,在点题之后,接着便抒写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但此诗却另辟蹊径,借对友人的叮咛之辞来申述自己的志趣。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诗人在哪里送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人及写作背景(3)

洛阳景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并不是洛阳人,他的老家在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但由于他在任汜水尉时,结识了不少洛阳一带的朋友,这次辛渐将赴洛阳,必然会有关心他的人要问及他的近况。怎样告慰这些亲朋好友呢?“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像冰一般纯洁的心诗人化用南朝诗人鲍照《代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句。向亲友表明自己的心迹: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就请代为说明,“我”是清白无辜的。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诗人在哪里送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人及写作背景(4)

玉壶

“我”的心就像玉壶中的冰那样明净无瑕、晶莹纯净遭到贬谪,那并非由于“我”的过错。这里作者用“冰心”、“玉壶”比喻清廉的操守,真是新颖、鲜明、生动。凡用物比人者,往往取其不甚相似中的某一点相似,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新颖。曾有一则以壶比人的笑话,说的是:有几个朋友相约在一起喝酒,各人自道酒量,一个说他能喝十杯,一个说他只要三杯就足够了,另一个说他一见到酒壶就要醉。朋友们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每次喝酒回家,都要挨老婆的臭骂。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诗人在哪里送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人及写作背景(5)

精美的酒壶

她骂的时候,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丈夫的鼻子,样子活像一把酒壶,他怎能不见了酒就醉呢?这笑话是拿酒壶来比恶妇骂人,是取其骂人的姿势相似,因而显得可笑。而王昌龄这里以“玉壶”作比,则取其与自己品格高洁相似,因而显得生动、新奇。总的来看,这首诗一反前人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颓废的低沉情调,而展示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气概。全诗描写生动,比喻新鲜,诗意含蓄,情致深婉,“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在古代送别中,堪称一首别开生面新颖拔俗的上乘之作。

参考资料:

·《代白头吟》

·《唐才子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