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大家打开这篇文章,这期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化蝗,自然界的昆虫有万千种类,它们究竟都是从哪里来的?现代科学认为,像其他生物样,它们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进化而成的,每一种、属都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存在此物向彼物的突然转化;在古代生物技术十分落后的条件下,更不存在突变的可能性。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进入正文。
这些问题很深奥啊,其实古人并不这样认识,他们认为不但昆虫与昆虫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与鸟曾鱼类之间亦可以相互转化,甚至连植物、无机物都可以变成昆虫。换句话说,昆虫是由他物变来的。
鱼化蝗蝗虫是古代比较早为人认识的昆虫。因为它与人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下,且数量很多,对庄稼能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人们对它很熟悉。但是,人们显然缺乏对它的真实观察和深人研究,以至连它的来源都没能搞清楚,在很长时间内误认为它是由鱼变化而成的,其实更多的资料也显示出人们对认识是愈来愈深刻和全面了。汉代以后此说不绝,在一些重要的辞书、经典注疏及本草著作中。
人们认识到蝗虫自己是会且以“其子如粟”会产卵的,而且每年的繁殖次描绘其形,井述及幼由从卵中次数有发育生至四次,每次能产卵百余, 这些记述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明母卵中所出。
可笑的是,直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十分明白事理的览隆章帝却还在相信这个鱼变蝗虫的神话。如《农政全书》云:“则蝗为水种无足疑矣……《尔雅翼》言虾善游而好跃,蝻亦善跃,此二证也。物虽相变,大都蜕壳即成,故多相肖。若蝗之形,酷类虾,其首、其身其纹脉、肉味,其子之形味,无非虾者,此三证也。”这里主要是将虾与蝗加以对照,其结果只能证明蝗为虾所化,而并不证明是鱼所化。既然早就有人认识到蝗虫自己能够产卵,卵可能孵化出下-一代,那么又如何解释为鱼虾所化这种说法呢?有一一个僧人竟然发明了一种鉴别方法,他这样说:“蝗有二须,虾化者,须在目上;蝗子人土孳生者,须在目下:以此可别。”居然能从蝗虫的双须上可以看出哪些是自生的,哪些是鱼子变成的,多么滑稽!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鱼化蝗,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自然界的昆虫真的很多,就像夏天我们经常可见的那讨人厌的蚊子一样,一天到晚嗡嗡嗡的,吵的烦死人。想了解更多关于虫的文化的,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