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不算擅长记忆的儿子用了足足一个半小时,背诵完后兴奋地跑来给我“展示成果”。我翻开他的课本,跟随着他的声音走进文字。
这是统编教材的初中语文第一课,我寻思着,明明是秋季,为什么不选一个和季节更相符的文章开篇,比如说金秋九月云云,为什么第一篇课文要讲《春》呢?
编者注:《春》所在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领略四季之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这一单元选入的课本还有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诗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小时候背的滚瓜烂熟的课文,怎么现在看起来这么普通?尤其是从常规的观察顺序和逻辑顺序来看,还感觉到有几个地方不太对头呢。
比如说,开头点题春天近了,让我们知道是早春的样子,接下来描写的是山、水、太阳的大场景,接着马上又转向了描写小草。描写小草也就算了,接着就变成了几株大树,刚以为是写树,突然笔锋一转,又变成写花了。
写着写着花又转到写春风,刚刚沉浸在春风里的感觉,又一下到了描写雨。雨夜的景刚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想象,又转到了人的描写。
描写人让整个景色灵动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可刚刚写完雨夜,就转到了“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这就让我觉得有点奇怪,下完雨放风筝,就不怕雨把风筝打湿吗?”
尤其是最后面的三个比喻和拟人,为什么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就戛然而止了?最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还没有写作的时间和地点。
此前也有老师认为,这是朱自清应邀给中学语文课本写的一篇文章,貌似这篇《春》还属于命题作文。(编者注:邀请他写作的是当时中华书局编辑朱文叔,他是朱自清的朋友,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教社副总编辑。在发表《春》从这一册老教材中,朱文叔等编者们约的人不少,有叶绍钧(圣陶)、孙福熙、金兆梓、陆费逵,朱文叔自己也写了一篇。)。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的疑团,都是作者刻意留给我们的吗?
以我曾经阅读过一些写朱自清的文章,印象里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这种对普通人都显而易见的问题,作为文学大师的他,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这些疑团,促使我又翻开了《朱自清传》,认真的围观了一下作者的成长路径,大概捕捉到了一点线索。
以凡人自居的朱自清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父亲对他沉甸甸的希望。朱自清本名自华缘由在此。
后来我们在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名篇《背影》中,看到了他父亲这个慈爱的形象,感受到了中国式含蓄的父爱。
但其实这个时候,老朱家其实已经走上了家道中落的凄凉场景,此时的朱自清特意将名字由自华改成自清,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在困顿中,不随波逐流,以此抵御外界诱惑,保持自清的品格,可谓是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
朱自清从小就酷爱读书,说是个书痴也不为过。大多数的时间,他都独自埋头在阁楼里阅读。从小接受私塾的名师教育,朱自清的古文功底,非常扎实。
到了中学毕业的时候,他还被评为全校唯一的优秀毕业生。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中学毕业后的朱自清,考上了北大预科,可家境也越来越困顿,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他提前一年学完了北大的哲学专业毕业回家,按照家里的安排成婚、就业,成了一名中学的“教书匠”,肩负起了家庭的经济重担。
他那时就对宗教、古典诗词等内容都有大量的摄入,阅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渺小与平凡,越珍惜自己小世界里的人和事。
学生们起初看到,这个个子不高且微胖、其貌不扬的老师,再加上说话略带口音,也没太把他当回事。
可过不了多久,所有人都会被他渊博的学识以及细致负责的教学态度深深感动,深深喜爱这位老师。
他的教学相当深入,而且善于反思。有的时候已经教过的课程,他想起来有什么疏漏的地方,都会再次跟同学们订正。
尽管他只是一个自诩的凡人,但他似乎用一种似乎宗教般虔诚的精神,严格的对待自己的教学,把教育当成一种信仰。
这么严谨的朱自清,怎么可能在自己写给中学国文的文章《春》里,留下这么多看似明显的疏漏?
细致入微的暖男朱自清
他是一个性格不争不抢的人,有点“得知我幸,不得我命”的味道。尽管接受了新式教育,但他的思想却保持着传统,就连家里安排的婚事,他也没有因此去刻意抗争。
结果缘分天注定,武钟谦和他情投意合。这位妻子极力地扶持丈夫做学问,两个人先后还拥有了六个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