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赠别诗是谁写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09:05:26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未睹秋天,无以言凄凉;不涉世事,未可知险恶;不经离别,难以懂伤感。

秋天与思念、与别离,从来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秋天的凄凉与离别的伤感,又在一首首的古诗词中,被吟哦成了永恒。

李益: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句句有秋味,字字动人肠。

赠别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赠别诗是谁写的(1)

走进古诗词,在最美的文字中,邂逅一场秋天的离别;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宋朝文豪欧阳修的一首七言小诗。

这首诗用简单四句,把秋日的离别之愁,写得深如浓酒,绵似烟雨,堪称赠别之佳作。

寄刘都官

宋·欧阳修

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

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创作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本诗话专著《六一诗话》。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浮糜之文风,倡导干预社会政治、关心百姓生活的实用之诗文。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所支持的新政失败,致使他身心受到重创,于是选择了罢官。

时逢秋天,欧阳修怀着沮丧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赠人之作,道尽了作者对朋友刘都官的思念,也道尽了自己因官场而起的沉痛内心。

赠别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赠别诗是谁写的(2)

诗在首句中先从秋日的景物写起:别后山光寒更绿;自从分别以后,山光虽然变得清寒,但却显得更加的青翠。

“寒”字的意蕴比较饱满,它不但将秋天的气息含蓄地体现出来,而且还从侧面将作者的内心感受也巧妙地予以说明。

“绿”字则是以色彩晕染的方式直接切出了大体的时间,并且为诗增添了醒目的画面感。

“别”字明点题目,领起了整句内容,也很充分地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色彩。

后面的一句内容更加具体一些:秋深酒美色仍清;秋日已深,杯中的美酒颜色看上去仍然是那么澄清。

这似乎也是一个比较寻常的描写,但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这寻常的描写背后,暗含的则是作者的深刻用意。

作者与朋友两地相隔,他在这里写“美酒”,显然是为了映射他们二人以前相聚时的场面,这样一来,今昔画面的对比就呈现于纸上,诗中的别离之伤、思念之愁也就有了更加充分的情感支撑。

作者曾经和朋友在一起对酒当歌,尽诉心声,快赏风景,那时的生活是何等地美好,那时的心情又是何等地欢快。

然而此时呢?只剩下作者一人独自面对这寒冷的秋色、独自把酌这清列的美酒;所以纵然酒色如初,但心情却截然不同,更何况作者又正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期。

无奈、苦闷和思念就这样被委婉地道了出来,这便是承句的张力。

赠别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赠别诗是谁写的(3)

后两句的情感表达很直接: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这绕着亭子的金黄色菊花。都是以前“我”同“你”一起种的,现在“我”独自一人欣赏这些即将开败的菊花,却连一醉方休的机会也没有了。

白居易曾经写过这样两句名诗: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二句通过对自己举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元稹的深切思念。语言朴实、情景真实,让人读来尤觉感动。

与白居易不同的是,欧阳修在此诗中所写的是“菊花”,他借菊花引出人物,借赏菊这一举动道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而又不得不说的是,尽管欧诗与白诗语言不同、场景不同、画面不同,但是其中“睹物思人”的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方式却是一样的。

因为思人,所以在看到与其人有关的典型事物以后,也便情不自禁地想起某人,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理虽寻常、事虽寻常,而其中承载的情却又别样真挚,别具感染读者的力量。

一句“独对残芳醉不成”稳收全篇,临摹出了作者孤独无助、怅然若失的形象,也把作者政治与生活中的失意和他对朋友深沉的想念表达得一览无余。

这样的诗句,正如作者手中之酒,有着可使人醉,却偏令人醒的韵味,可谓十足经典。

赠别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赠别诗是谁写的(4)

菊花开尽人心老,半著秋霜诗亦寒;各位看官,当读完欧阳修的这首诗后,想必你也同样深有感触,那么不妨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